原创 腹部外科领域中值得反思的几种疾病!
2014年12月01日 【健康号】 许洪斌     阅读 7626

       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其成长的过程都会有这样一个特点为:当他是一个小医生时,他非常希望多看、多学、多记;到了中级医生时,他希望能多做,能独立完成常规手术;到了高级医生时,可能会回头来反思现行的做法是否正确。然而,打破常规行医的举措,在现行医疗体制下风险太大,故人们常常又阻止自己反向思维。所以,有些见怪不怪的事也就能得以继续存在。大家都在忙,为何一定要为一些有风险的事,穷追不舍呢?可是,人性中“不安分”因子总会时时作怪,总会在某种特定情形下怂恿自己写出来的欲望。掐指算来,我从事外科职业也快20年了,这个时间并不太长,而且,在外科学界,我也只是一名无名小辈,不过,不管是无名小卒还是“明星大腕”,久之,总会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写出来,无论对错,算是一种总结或提高。

       腹部外科疾病一般均有医疗常规规范治疗,而医疗常规有时却滞后于医学的发展,或处于争议状态,在我的工作中,觉得有如下几种疾病值得反思:

腹腔粘液腺癌

       腹腔粘液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以具备分泌粘液的细胞在腹膜种植并产生大量胶冻样粘液为特征的疾病。多继发阑尾粘液囊肿、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为一种低度恶性病变。其特点是不经淋巴管或血管扩散,只种植于腹膜或肠系膜表面且不向脏器浸润,同时产生大量粘液性腹水。也就是说阑尾粘液腺癌和腹膜假性粘液癌(瘤)都有向腹腔种植和分泌粘液的特点,但它们只种植灶而却不会经淋巴和血液转移,不向脏器浸润,它只和腹腔脏器抢占腹腔有限的空间,最后挤压腹腔正常脏器而致腹胀、肠梗阻、进食困难等等。故我们称它为低度恶性。

       腹腔粘液腺癌的治疗以彻底的去瘤或减瘤手术后辅助性腹腔内温热化疗,其对放疗和静脉化疗均不敏感。本病的预后尚好,大约50%~70%的病人会复发,但总的5年生存率也在50%~70%。10年生存率为65%,带瘤生存的患者5年生存率亦可达50%。

       由于本病罕见、其低度恶性和不经淋巴和血道转移及高复发率等特点,其次,手术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容易将其与一般的晚期肿瘤相提并论,故而在去瘤和减瘤手术中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导致本病反复多次手术,人为导致此病的总体疗效不佳。 

       因此,我们呼吁外科同行们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腹腔粘液癌在手术治疗上要积极,如果当地无此技术水平,应该转到上一级医院,动员病人及家属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切忌轻易动员病人及家属放弃外科手术治疗。另外,特别要强调此病不能视同一般肠道恶性肿瘤而采取静脉化疗。

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占全身肿瘤的0.5%以下。它多为软组织肿瘤,占全身软组织肿瘤的10%-20%。据统计:腹膜后肿瘤中有82%为恶性,只有5-18% 为良性。腹膜后肿瘤多为软组织起源,而软组织肿瘤又是一个极为多样化的群体。所以,腹膜后肿瘤是一类病理类型繁多,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一旦确诊常因累及腹膜后众多的血管、神经或脏器,致手术切除困难,而它对化疗、放射治疗又不敏感。因此,腹膜后肿瘤是一类“不敢问津或无人问津”的难治性肿瘤――这就是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特点。

       腹膜后肿瘤还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一般都具有如下四种相同的生物特征。

① 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但一般不具备浸润性;

② 肿瘤一般有完整的包膜;

③ 不容易出现远处转移;

④ 容量出现术后局部复了;

 所以,腹膜后肿瘤与其他癌症不一样,因其无侵袭性生长,早期又无临床表现,就诊时多半已生长巨大,因巨大肿瘤与腹腔脏器抢占腹腔空间造成压迫而表现出晚期压迫症状。因为发现晚,手术困难,且恶性居多,故总体疗效不理想。虽然如此,但如果了解腹膜后肿瘤的共同生物学特性,我们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对较大的甚至是巨大的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即使是对于复发的病例也应该争取再次或多次手术。

腹外疝的无张力手术

       无张力疝手术其实就是打“补丁”。可根据这个“补丁”放置在腹壁的位置同而产生不同的手术方式。大体可分为平片“补丁”、封堵“补丁”、内衬“补丁”三种大的形式。我们还是可以用木桶、气球和水的比喻了解“补丁”放置的位置。平片“补丁”:相当于在有窟窿处的木桶外钉上一张铁皮片。封堵“补丁”:先将一个木塞塞入窟窿中再在此处的木桶外钉上一张铁皮片。内衬“补丁”:在气球与木桶之间放入一张铁皮片,此片因为有水的压力而不会移动,从内部封堵了窟窿。利用我们的生活常识可以判断出这三种方法的合理性是由低到高的,换句话是:封堵窟窿最牢靠的是内衬“补丁”,并且如果能顺利进入桶与球之间,它的缝合是最少的,手术操作是最为简单的,创伤自然也是最小。

    在97年底无张力疝引入中国时,只介绍了封堵“补丁”这一种手术类型,导致中国的外科医生认为无张力疝修复术就是封堵术,以致外科教材亦是如此。后来所引入的内衬“补丁”就很少能普及,以致这种最为符合生理的内衬“补丁”鲜为人知,能做这样的手术的医生也就寥寥无几。

胆囊良性疾病的保留胆囊手术

       我们都知道,腹腔镜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传统开放的手术方式。操作医生不但要熟知开放手术下的解剖,而且还要掌握腹腔镜下的操作特点。因此,操作者必须具备外科手术医生和内镜医生的双重技能。这是一种新型人才,需要重新组合。在这种特殊人才形成期,必然会有大量的外科医生和内镜医生逐渐成为这种新型人才。那么,他们的出现,首先是从胆囊切除开始,要选择这样的病人手术,胆囊最好是没有炎症和粘连,这样,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病人就是最好的选择病例,再加上所谓的“微创的诱惑”,大多数胆囊结石和息肉的病人自然就会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胆囊切除的量,而其中确实有很多的病人并不一定要切除胆囊。这就是胆囊的过度切除的根本原因。

       2007年12月7日—9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首届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学术大会”上:

裘法祖教授题词:“重视胆囊的功能、发挥胆囊的作用、保护胆囊的存在”

黄志强教授题词:“要重视胆囊功能的探索和研究,应用高科技、新技术探索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治疗”。黄志强院士指出:“在临床上部分医生对手术的适应症没有严格的把握,也没有建立牢固的外科微创化的观念,滥用胆囊切除术,结果给患者留下诸多后遗症”;

冉瑞图教授:“人们寄希望于实现预防来结束切除胆囊的时代,那时胆囊切除并不废除,而是解决非结石的若干更为复杂的问题,包括胆囊癌的手术治疗,向更高难度攀登”;冉瑞图教授在题为《发展中国特色的胆道外科》中提到:“21世纪,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将被修正!。在目前条件下,对胆囊良性疾病,不分功能好坏一律切除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愿广大医生和患者在考虑胆囊切除之前,要三思而行。”,“全国首届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学术大会”讨论了《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技术操作规范》。该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公布将使全国的微创保胆技术更加规范统一,使内镜微创保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及时扼制胆囊的过度切除现象是时候了,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保胆取石、取息肉手术就成了最科学的选择。如果我们还这样认为胆囊良性疾病一律切除胆囊,那么这样的医生也即将被淘汰。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

       97年腹腔镜引入中国时,绝大多数传统外科医生的观念是非常的保守,认为腹腔镜下也就切个胆囊,费用还极高,所以,导致早期能做LC(腹腔镜切胆)的医生并不是普外科出身体,到2000年,我在人民医院进修时,王秋生教授就突破阻力,请了一位美国的医生到人民医院做了两台手助式腹腔镜下结肠切除,并同步视频直播。当时到场的外科医生,很不满意,风凉话很多。到了今天,腔镜下的结直肠手术还并没有普及,可能也没有几个尝到此种手术的优势。腔镜下切除术的病人恢复快,术中视野清晰,真是无法比拟的一种手术享受。因此,如果现在的结直肠癌还用开腹的方法,我想,这样的外科医生很快会要淘汰。

       以上几种疾病,即有常见病、多发病,也有罕见病,但这几种疾病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并不为大多数医生所知晓,故而写此文,敬请注意。如有妄言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许洪斌
主任医师/教授
航天中心医院
普外科,黏液瘤科门诊...
阑尾黏液肿瘤,腹膜假黏液瘤,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恶性间皮瘤,恶性胸腹水等腹膜转移癌的减...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