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
2018年07月14日 【健康号】 李晨     阅读 11295

【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eal reflux disease,GERD)。

  反流性食管炎是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主要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炎症。 徐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李晨

【临床表现】

  1. 烧灼感:餐后1小时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有烧灼感或疼痛感,可向颈、肩、背扩散,平卧或躯干前屈、弯腰时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时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2. 胃内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随烧灼感同时出现,酸性或含胆汁的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易出现,睡眠时由于反流液被吸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3. 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多呈间歇性,持续性者常提示食管狭窄。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4. 出血:由于食管黏膜损伤,可有慢性、少量出血。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诊断】

  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者,可通过食管腔内pH测定、食管腔内测压,以及胃-食管闪烁显像,以确定有无GER。应用食管滴酸试验,则可确定症状是否由GER所致。必要时可作食管内镜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应与消化性溃疡、心绞痛、食管癌和食管真菌感染等病相鉴别。

【病理变化】

  喉咙内有异物感,间或出现乳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恶臭固体,口腔有异味。肉眼可见食管粘膜流血、水肿,脆而易出血。急性食管炎时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和浅表溃疡。严重者整个上皮层均可脱落,但一般不超过粘膜肌层。慢性食管炎时,粘膜糜烂后可发发纤维化,并可越过粘膜肌层而累及整个食管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和纤维经的反复形成,则可发生食管瘢痕性狭窄。显微镜下可见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增生,乳穿延伸至上皮的表面层,并伴有血管增生,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食管狭窄者,粘膜下或肌层均可瘢痕形成。严重食管炎者,则可见粘膜上皮的基层被破坏,且因溃疡过大,溃疡边缘的鳞状上皮细胞无法通过再上皮化修复溃疡,而状上皮化生,称为Barrett食管。发生于Barrett上皮的溃疡称为Barrett溃疡。

  影像学表现

  1. 食管下段局限性痉挛收缩,钡剂通过减缓受阻。 2. 管壁有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或纤维化形成的食管狭窄。

  3. 食管壁扩张受限,蠕动减弱。 4. 食管缩短,合并裂孔疝。

【预防常识】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削弱所致,包括呕吐、食管贲门大部分切除术、胃潴留、十二指肠溃疡、吸烟、大量饮酒或服用阿托品类药物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因此,在本病的防治上,要积极消除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削弱的因素,再用药物控制症状,做到“标本兼治”。大部分患者(85%-90%)经注意饮食调节、减轻体重、垫高床头及加用药物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近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为本病的治疗开僻了新的途径。与抗反流药联合用效果更好。少数病人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作胃底折叠术。

【膳食调补宜忌】

  反流性食管炎的一般治疗应避免精神刺激,少食多餐,选择低脂肪、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睡前不要吃东西;忌烟、酒和咖啡,餐后不要立即躺平;睡眠时应把床抬高,以减少胃酸反流的机会。

【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1. 减少腹腔压力,少食多餐而不一餐多食。避免辛酸食物、烟酒及脂肪油腻食品,燥热之品;

  2. 饭中、饭后保持坐立; 3. 睡眠时抬高头部; 4. 应用制酸药,中和胃内的酸;

  5. 应用抗组胺药,特别是质子泵抑制剂,因为上述药物可有效减少胃酸分泌,进而缓解上腹部灼痛感;

  6. 如果反流是因为食管裂孔疝,应考虑手术。

【推荐食谱】

 松子芝麻糊

      ·原材料:芝麻粉2大匙、松子10g、白砂糖适量

  ·制作过程:

  1. 将芝麻粉盛入杯中,加入白砂糖;

  2. 冲入250ml热开水,并拌匀,加入松子即可。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李晨
主任医师/教授
徐州市中医院徐州市矿...
名医堂,中医科,消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中药逆转治疗、并对幽门螺旋杆菌(...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