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于强迫症的4个常见误解
2023年06月19日 【健康号】 夏海涛     阅读 276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强迫症状

①强迫怀疑:门窗是否关好?有没有丢东西?...反复怀疑,产生焦虑、痛苦。
②强迫回忆:反复回忆以往生活、琐事。
③强迫行为:反复洗手、关门、反复计数,患者自身这些行为过分、不必要,但是无法控制自己。
④语无论次:毫无缘由的重复相同的话语。
⑤强迫观念:明知想法不恰当,却无法摆脱。
⑥担心患病:担心患病,因生病事情心烦意乱。

关于强迫症的4个常见误解

一、强迫症患者勤洗手?
反复洗手是强迫行为的一种表现,但只有约25%的患者有这样的行为。类似的行为还包括反复检查水龙头、锁、电灯开关等等,而这些行为仅仅在30%的强迫症患者中出现。换言之,并不是所有勤洗手的人都患有强迫症。

二、强迫症患者都有洁癖?
许多人常将强迫症与“热爱整洁”和“干净”划上等号。事实上,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常伴有频繁不安且无根据的想法。强迫症患者有时候会追求整洁或对称性,而难以忍受的潜在焦虑会进一步加强这种行为。

三、重复做同一件事就是强迫症?
并不是所有的强迫行为都肉眼可见。约有25%的强迫症患者,他们的强迫行为是完全隐蔽的“内心戏”。这些行为包括思维反刍、祈祷、压抑或者合理化强迫行为、在心里数数,或者逃避某些场景或地点。

四、强迫症只会影响成年人?
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20岁,但是青少年甚至是年仅4岁的幼儿也有可能患上强迫症。对幼儿进行诊断非常困难,因为重复性行为有可能是儿童发育的正常阶段。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夏海涛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
精神科
重型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癫痫性精神障碍以及...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