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唯有“药物”和“脑起搏器”不可辜负
2017年07月24日 【健康号】 王学廉     阅读 40166

世间纷扰


红尘熙攘

每个人的肩上

有片刻的欢乐

有易逝的韶华

而烦恼与忧愁

无处不在

不向现状低头

不让生命缄默

即使在陋巷,也有你的强音

奋斗出一个不息的生命




前段时间,有一份关于帕金森病的大众调研报告游走在各大网站和头条,报告显示:90%的受访者对帕金森病的概念胡言乱语,不知所云。如下:

“帕金森病?是老年痴呆吧~就是流口水那种~”

“帕金森病?就是一上年龄都得的病吧,抖来抖去~”

“帕金森病,不是病吧,我觉得,嗯,应该是一种生理现象~”

70%的受访者也是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存在重重误区。如下:

“帕金森病就是抖,抖的时候就吃药,不抖就不用吃药”

“如果症状重就自己加药,反正药量大了控制效果就好”

“实在不行就做手术,做了手术也不用吃药,一劳永逸”

如今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这么高,我们今天就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细细的聊一聊~

先来说说最基础的药物治疗~

提起帕金森病,追究其原因,是由于大脑内多巴胺神经元退化,导致多巴胺含量减少引起的。当多巴胺减少70%左右时,肢体震颤和僵直等这些运动障碍症状就会出现。这个时候药物的出现的目的就是增加体内多巴胺或者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类是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属于治疗帕金森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我们经常说的左旋多巴、美多芭、息宁等。

还有抗胆碱能药物,也就是盐酸苯海索,俗称的“安坦”,主要是通过抑制脑内乙酰胆碱的活性,治疗震颤效果较好,但是副作用也比较大。什么口干、视物模糊等都是副作用。

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就是泰舒达、森福罗。这些药可以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可避免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神经损害,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

还有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我们常说的珂丹。它主要是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谢,增加脑内左旋多巴的含量,可以显著的改善症状波动减少“开关现象”。但是需要与美多芭同时服用才能发挥作用。

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通常药物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但是,药物都是有蜜月期的,一旦过了蜜月期,药效时间就大大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通过加大药物剂量或者增加服药的次数来延长药物的有效期,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服用多巴胺制剂引起的剂末现象、异动现象等~

接下来再说说脑起搏器治疗

当药物治疗进入困境的时候,我们仍有办法解决,那就是闪亮登场的外科手术——脑起搏器。说起脑起搏器术,也叫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优点多多,它和心脏起搏手术一样,要在胸前皮下放一个起搏装置,不同的是心脏起搏器要连接的电线接到心脏,脑起搏器的电线是要连接到脑深部的核团。通过高频电刺激抑制异常放电的核团起到治疗的作用,脑起搏器治疗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将微小的刺激电极植入脑内核团,通过高频电刺激抑制该核团异常放电起到治疗的作用。研究表明,对于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脑起搏器刺激丘脑底核12个月后,患者每天的药物有效期平均增加6.1小时;部分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治疗后可以显著减少每日服用的美多巴剂量;脑起搏器还可以使美多巴诱发的异动现象的时间每天平均减少2.9小时。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对手术有一肚子疑问,比如,这个技术安全成熟吗?我适不适合做这项手术?费用高不高?痛苦不痛苦?做完手术还用不用吃药?别急,这些问题我们慢慢道来,脑起搏器手术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应用历史,技术成熟、安全。

说到哪些病人适合手术,这则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后才可以知道,就像我们打仗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需要了解病人本身的情况,病史几年,药物的效果,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评估情况,目前需要改善的问题。然后再了解脑起搏器会带来什么帮助和改善,做好充分的准备,配合医生。才会有一个很好的效果。

费用的情况是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虽然材料费确实昂贵,但是现在随着医保报销的覆盖逐渐扩大,相信我们的福利政策会越来越好的~

因为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所以痛苦的程度会非常低。

对于做完手术还需要吃药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原则“吃药不是为了手术,手术也不是为了不吃药。”对于中晚期的帕友来说,术后的药物起到巩固作用,当然了,也是会根据病人的情况来适当的减量。

希望大家积极治疗,健康生活,自信的迎接未来的人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5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