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排尿次数增加可能是小儿神经性尿频
2017年10月31日 【健康号】 徐世锐     阅读 12132

精神紧张、环境改变 易成为诱因  

神经性尿频症的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导致出现尿频的主要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内因方面是小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排尿功能障碍。外因方面可能是孩子近期生活中有一些不良影响因素,导致了孩子精神紧张或者对精神状态形成了不良刺激,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像刚入托、入学等心理准备不足或者发生了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故去。此外,还有可能出于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孩子精神紧张加剧,产生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其结果就是表现出孩子频繁有尿意,小便次数增多。

  

心理调节即可 慎用药物治疗  

发现孩子尿频时,首先要到医院检查,排除疾病的影响。由于神经性尿频属于非感染性尿频尿急,而小儿泌尿系感染属于感染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尿频尿急,到医院查个尿常规就可以明确诊断。小儿泌尿系感染尿检会有异常,表现为白细胞为主的浑浊尿,孩子一般也多会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如发热、哭闹、烦躁不安等。找有经验的儿科医生一般都可以区别。

  

当确定为神经性尿频后,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首先应该对孩子的近期生活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引起孩子紧张不安的原因,给孩子认真解释、安慰,使其对害怕担心的事情有一个正确认识,尽快恢复到以前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这样尿频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纠正。

  

当孩子在想排尿时,鼓励其忍一下,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如有进步时就应给以表扬,逐渐使排尿间隔延长到正常。对于刚入园的孩子还要取得幼儿园学校老师的配合,多理解、安抚孩子,上课要放松情绪,多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戏或其他活动中。

  

一些药物如654-2、谷维素等,有助于调节神经,使膀胱的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增加膀胱蓄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此外,可试用玉米须15克用水煎,加适量糖代茶饮。一般三岁左右的孩子经过情绪调节后多数都可以缓解,不建议用药物治疗。

  

何为尿频?  

正常孩子排尿次数可以是每天6-8次,而神经性尿频的孩子可以增加到每天20-30次,甚至每天40-50次,每小时可达十多次,但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就没有尿频症状了。孩子除了清醒时排尿次数增多外,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尿常规检查也是正常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徐世锐
主治中医师
东海县中医院
外科
各种普外科常见病,泌尿外科疾病及微创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突出。尤其擅长阑尾炎,疝气,...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