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止点性跟腱病」专题系列之一:概述、易发因素、症状表现
2022年05月08日 【健康号】 李文菁     阅读 8680

在普通人群中,约6%的人在一生中会有跟腱部位的疼痛,这其中,约1/3将会有止点性跟腱病。止点性跟腱病,是一种累及跟腱远端以及跟腱在跟骨后结节附着点部位的慢性肌腱末端病,与劳损和足跟后方肌腱的慢性拉伤有关。通常见于喜欢跑步的人群以及运动员,但也好发于年龄较高或体重较大的人群。既往研究表明,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跟腱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目前止点性跟腱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退变、炎症性变化可能导致了跟腱病变的发生。止点性跟腱病往往累及跟腱的前部,与跟骨后外侧结节上方骨突(Haglund畸形)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此外,还有很多患者在跟腱附着点部位出现钙化灶或骨刺,其病理生理学特征尚在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通常在跟腱前方发生软骨样改变,随后通过软骨内骨化作用形成肌腱内钙化灶。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发生在背侧的骨刺是一种代偿性的适应过程,以提供更多的骨-肌腱连接处的表面积,而非跟腱轻微撕裂或损伤的结果。

止点性跟腱病的易发因素:
1.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足、踝、下肢的结构或生物力学异常等因素;
2.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劳损、不恰当的拉伸、穿鞋不当、肥胖、年龄以及机械负荷过大等。

止点性跟腱病的症状表现:
1.早晨起床时,感觉跟腱止点部位僵硬感,可伴疼痛,活动后症状缓解;
2.跟腱于跟骨止点部位疼痛、肿胀;
3.起初,只是在运动之后出现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进展为长时间或持续性疼痛;
4.足跟后方有明显隆起,可伴局部皮肤发红,局部按压痛,或穿鞋受限;
5.有时会出现小腿肌肉疼痛或挛缩;
6.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甚至马蹄足畸形。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