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泛吐酸水如何辨治?
2022年07月24日 【健康号】 傅慧婷     阅读 8249

读《章次公医案》有感

章次公医案》:案一、周男,天寒则泛吐酸水,而脘中隐痛,进食后其酸益甚,胃寒也。案二、郑男,胃酸过剩,多因抑郁而来,古人称肝气犯胃,盖木曲直做酸,治酸当平肝。案三、多酸与胃中灼热有连锁关系,欲除灼热,当先制酸。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同样是泛吐酸水症,但其证型不同,治疗方案也各异,体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临床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见酸制酸PPI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在门诊碰到许多类似的患者,大多有服用PPI制剂的经历,甚至有的患者会服用PPI制剂达数年或数十年。

很多医生会告诉你服什么药,但是大多不告诉你需要服药多久,西药不像中药,后者口感比较难以接受,许多患者喝着喝着就坚持不了了,化学药物吞进肚子里很轻松,有的药物吃着吃着就变成“习惯”了,部分人群下半辈子就基本被药物“绑架”了,当然这种绑架或依赖在不同的人身上利弊各不同。

1、天寒泛吐酸水,进食益甚,胃寒也。

抓住主症:受寒则泛酸;但进酸物质,并不增加其酸,胃部亦不嘈杂;受寒则泛泛有酸意而大便溏、腹痛,不受寒则否。先生认为,此酸系消化不良而来有胃酸不足亦能吞酸者,所谓一时性之胃酸过多。炮附片、淡吴萸、沉香曲、延胡索、公丁香、肉桂末(分二次吞)、炮姜炭、益智仁、荜茇、生艾叶皆可辨证应用。如吐酸兼见白沫及气候转寒,妇女经期发作频繁者,先生即胃寒论治。

2、肝气犯胃之胃酸过剩。

此证临床常见,因为性格的关系,有的人一生气就不吃饭,抑郁少言,频频呃逆泛酸;也有的人不能承受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一遇事就几天吃不下饭或吃得少,致胁肋不舒,胃脘不适并泛酸。中医认为,一个人情志的问题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针对这部分人群,应以疏导为主,治酸当平肝。我在门诊见到过有20多年病史的精神性呃逆泛酸的患者,躯体化症状已成为一种习惯。

3、胃酸与胃中灼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以后完素亦主热,东垣却主寒,各执一词。朱丹溪在其《丹溪心法·吞酸》篇云:“素问言热,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言其末也。”此说从实际中来,是属公允之论。李中梓《证治汇补·吞酸》篇也较详细地指出:“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此型临床最为常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傅慧婷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
传统中医科,传统中医...
肿瘤术后放化疗后,顽固性便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失眠心悸,自汗盗汗,顽固性口腔溃疡,头...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