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临床常用指标意义
2018年07月14日 【健康号】 杨铁生     阅读 11540

病毒衣壳抗原抗体:

VCA IgG(高亲和性):阳性反应既往曾感染过EB病毒,并可终身阳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杨铁生

VCA IgG(低亲和性):该抗体在EB感染10天左右出现,反应近期有EB感染;

VCA IgA阳性反应1年内曾有EB感染,长期阳性和鼻咽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VCA IgM阳性反应EB急性期感染,是比较可靠的指标。

病毒早期抗原抗体:

EA IgG阳性反应近期有EB病毒感染,并且病毒活跃增殖;

EA IgA与鼻咽癌相关性优于VCA IgA。

病毒核心抗原抗体:

EBNA IgG发病后3~4周出现,可持续终身,是既往有过感染的标志。

EB病毒DNA:

反应EB病毒现症感染及复制增殖的敏感指标,大于500拷贝具有意义,其指标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也可反应治疗效果,即经治疗降低说明治疗有效。另外与其数值与鼻咽癌发病率有相关性。

异形淋巴细胞:

外周血中大于10%,是EB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项诊断参考指标。

嗜异凝集试验:

诊断EB引起的传单的一个检查,发病1~2周出现,3~4周达高峰。阳性有诊断意义,但阴性不能除外EB感染。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杨铁生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治疗以及热带病...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