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单纯性高度近视与病理性高度近视有何不同?
2019年05月29日 【健康号】 张明亮     阅读 8840

昨天上班时同学海波来找我,进门就说:“老同学,我想死你了,我早就听说你在这个医院眼科上班,多久前就想来找你,但眼睛又不好,腰也有些痛,老了,身体不行了,最近右眼前黑影飘的,左眼更差,看不清,以前看远的不清,现在远近都看不清了。”

我说:“你就是读书太发奋,又不注意劳逸结合,你是高度近视吧,不要急,我先给你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问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过了一会他将检查员结果递过来,“你开的检查都做完了,严重吗?”

“啊,是有些问题:高度近视、玻璃体混浊、有点近视弧、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近视度数:右眼-6.0D,左眼-6.5D,还好,没有黄斑出血、黄斑裂隙孔、视网膜劈裂、是单纯性高度近视,不是病理性高度近视。”

“哎哟,近视眼还有单纯性的,病理性的哟,以前我配眼镜时,验光的只讲是高度近视,都没有讲过单纯性高度近视,病理性高度近视。”

“那我就给你讲讲吧。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还是蛮高的,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可以致盲,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致盲性疾病中占第6位。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防盲。我先讲一下近视的分类、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再告诉你什么是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⑴近是眼的分类:

关于近视的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

①按近视度数高低进行分类

ⅰ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3.0D(也就是300度以下)的近视。

ⅱ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D~-6.0D(也就是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ⅲ高度近视:屈光度在-6.0D以上(也就是600度以上)的近视。

②根据屈光状态分类

ⅰ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的延长造成光线焦点落在网膜之前,正常眼轴平均为24mm左右,眼轴增加1mm,近视度增加-3.00D,在高度近视眼特别是恶性近视眼中,眼轴的延长极为严重,往往可以看到明显的眼球突出。

ⅱ曲率性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减小)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角膜的改变,如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大角膜、小角膜等;还可见于晶体核异常形成的圆锥形晶体以及晶状体前移等。

ⅲ屈光性近视:是由于屈光间质的屈光率变化(增高)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晶体的改变,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的晶体膨隆等。

ⅳ调节性近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晶状体处于过度凸状态,出现调节紧张或调节器节痉挛起近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大意剂量后,近视状态消失,这种现象称调节器节性近视。就是人们常讲的“假性近视”。

③按近视的性质分类

这种分类法将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临床上最有实际意义。

ⅰ单纯性近视:屈光度数较低,进展缓慢,矫正视力好,青少年时期发病,到发育停止后,近视度也趋于稳定,绝大多数为后天性近视,这类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

ⅱ病理性近视:一般与遗传有关,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就有近视,近视度数高,一般会超过-6.0D;近视度数加深快,在青少看时期就能达到-6.0D以上,而且持续进行性加深;眼轴增长明显;视功能受损,虽然近视力尚可,远视力低下,常不能完全矫正。

ⅲ并发性近视:全身或眼部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马方综合征、先天性青光眼等。

⑵高度近视眼底表现

前面讲过-6.0D以上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又可分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高度近视除不戴眼镜视物模糊外,眼底还有异常改变:

①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②近视弧: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一般多发生在视乳头的颞侧,称为近视弧。近视弧在近视眼中是最常见的眼底变化。小的不易看出,大的可达视盘大小。有的围绕视盘,甚者可达到黄斑区。近视弧没有达到黄斑区,对视力影响不大,侵犯黄斑者,视力(包括近视力)显著下降。

③豹纹状眼底:高度近视眼因脉络膜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脉动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脉络膜大血管暴露,使眼底呈豹纹状改变.

④漆裂纹:漆裂纹样病变多发生于高度近视眼的进展期,漆裂纹是高度近视Bruch膜最典型的病理病变,多发于后极部,表现为粗细不规则的黄白色条纹。绝大部分发生存后巩膜葡萄肿病变的基础上。高度近视发生黄斑部出血大多数与漆纹裂隙有关,黄斑出血后可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固定黑影遮挡。

⑤Fuchs斑:高度近视患者黄斑部可出现黑色近圆形微隆起在一个黑色环状区,较视盘略小,边界清楚,边缘可看到小的圆形出血,称为Fuchs斑。患眼视力下降明显,伴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者,多数学者认为色素斑是由色素上皮增殖而成,可能与脉络膜反复出血有关,此斑多见于-16.0D以上的患者。

⑥周边视网膜变性—格子样变性:发生在视网膜周边部位的病变,与视网膜脱离关系最为密切。由此产生裂孔者占裂孔性脱离眼的40%。在正常眼球中亦可见到,约为7%。可用三面镜检查发现。

⑦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常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

⑧视网膜劈裂:视网膜内层与其他视网膜组织间的分裂,原发者有家族史。

⑶单纯性高度近视与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区别

现两者近视度数都超过-6.0D,但病理性近视眼有以下特点:

①为近视眼中罕见类型,大约占2%。

②通常发生在12岁以前,眼轴明显伸长,近视度数增长快,每年可增加-4.00屈光度。可发展到-10~-20屈光度。通常到20岁稳定,但也可能发展到30岁以后。

③眼球的大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以至近视程度不断加深,视力严重减退。很多病例在黄斑下出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形成)。

④容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

⑤前面讲的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中,第①②③④项单纯性高度近视与病理性近视眼中都可发生;第⑤⑥⑦⑧大多数发生于病理性高度近视。

⑷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近视眼还这么复杂,能够引起这么多并发症。”

“是的,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治疗也是很麻烦的,幸好你是单纯性高度近视,眼底没有严重并发症,你的白内障可手术治疗后视力会明显提高,你看什么时候来做手术?”

“这周我有点事,下周一来,好吧。”

“好,下周一来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明亮
主任医师/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眼科干眼门诊,眼科
中西结合治疗眼表病和眼底病,尤其对干眼症、角膜病、小儿抽动症、儿童多瞬症、眼底出血、黄斑病...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