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手术精益求精,百炼成“肛”——优化ISR,造福万千家
2019年08月30日 【健康号】 项建斌     阅读 8806

本周,由普外科项建斌教授牵头的一项有关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手术入路选择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正式启动。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新发病例一半为直肠癌,且中低位直肠癌在其中占到70-80%。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ISR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保肛“终极术式”,但其在手术入路、操作技巧、术后功能等方面尚存在不少争议和改进余地。
为此,7月27日,华山医院普外科主办了“超低位直肠癌ISR手术技巧研讨会暨ISR手术入路临床研究启动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近50位高年资医生围绕ISR手术技巧进行了交流探讨。普外科常务副主任陈宗祐教授致开幕辞。
研讨会上,福建协和医院官国先教授首先针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ISR几种常见术式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随后北京火箭军总医院的丁健华教授对ISR术后肛门生理指标的检测和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重庆西南医院唐波教授展示了精彩的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ISR手术录像并总结了机器人在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独特优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华羽教授就ISR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治疗对策分享了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华山医院周易明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腹腔镜下ISR术括约肌间隙暴露游离技巧及手术入路相关的解剖要点。授课专家、讨论嘉宾及与会同行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在随后的启动会上,来自全国七个中心已确定参与此次研究,并就临床试验时间节点、具体实施步骤等细节进行研讨商定。经过一个月的修改,方案终于完善,研究本周启动。
华山普外希望借助这类聚焦于一个临床主题的精品会议,将自己积累的低位直肠癌手术经验进一步推广并探索更系统、更优化、更精准的手术方案,造福广大患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项建斌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外科,普外科,胃肠外...
胃癌、大肠癌、胃肠间质瘤的综合治疗和微创根治手术以及胃肠其他疾病诊治,关注局部复发直肠癌和...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