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做好防控?
2022年03月19日 【健康号】 曾山     阅读 8393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多个地方出现持续传播,给大家的生活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影响,预防新冠,人人有责,在此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一、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二)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3.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Omicron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出现类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多发生于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四、诊断标准和分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阳性。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三)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气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持续高热超过3天;
  2.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4.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5.出现嗜睡、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五)无症状感染者。
  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一)大于60岁老年人;
  (二)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三)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四)肥胖(体质指数≥30);
  (五)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六)重度吸烟者。
五、治疗
1.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六、个人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曾山
主治医师/研究员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心内一科,心血管内科
心内科常见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