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眼疾不可光治眼------浅谈“东方美女病”
2018年08月22日 【健康号】 金毕     阅读 8513

吴小姐今年25岁,在一家公司上班。一段时间以来,她经常出现头晕、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体重减轻、夜汗、关节痛、胸痛和乏力等症状。开始总以为是工作紧张,过于辛苦所致。数月前,因双眼视物模糊,坐位及站立位时加重,平卧后可减轻或缓解,不得不在家休息。随后,吴小姐到多家眼科诊所求医,不见明显好转,逐渐出现视力减退,怕光。以后由于症状逐渐加重,到一家大医院就诊,经专家仔细检查后发现,吴小姐除眼底血管有病变外,双侧脉搏触摸不清,双上肢的血压也量不出来,怀疑她患有多发性大动脉炎,建议去看血管外科。经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检查确诊为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她的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起始部都已经闭塞了。经过血管外科专家手术重建动脉后,吴小姐的眼疾终于治愈了。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人有时会出现视物时头晕

由于常常摸不到脉搏,所以又称无脉症

多发性大动脉炎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为什么会出现吴小姐所发生的那些症状呢?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主要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非特异性、无菌性炎性疾病,目前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以动脉中膜层为主的全层动脉炎。由于动脉炎症的持续发作,最后导致病变的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造成病变动脉供血区域的缺血。根据病变所涉及的动脉,大动脉炎可分为头臂动脉型、内脏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肺动脉型、冠状动脉型以及混合型等。此病于1908年首先由日本眼科医生高安发现,所以过去曾称之为高安病,又称为缩窄性大动脉炎、无脉病等,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所以也有人称此病为“东方美女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大动脉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

  病人有时必须卧床

多发性大动脉炎刚开始起病时多有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体重减轻、夜汗、关节痛、胸痛和乏力等症状,少数病例发病前无任何症状而常易被忽略而不去就诊。到疾病后期,因动脉血管的堵塞,特异性的症状就出现了。所以,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譬如:突然晕倒、眼前发黑、头昏、眩晕、记忆力差,出现眼部和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或上肢供血不足,出现手臂酸软无力、麻木,局部皮温降低,或一侧上肢甚至双侧上肢血压低或测不到血压,脉搏也没有了搏动;或胃肠道供血不足的症状,出现如腹胀、消化不好、肚子隐痛等;或出现心悸、气急、肝、脾肿大、全身浮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或肾脏供血不足,出现高血压甚至顽固性血压不降的表现,严重供血不足时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所以说,多发性大动脉炎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它有时仅仅在某处表现较为突出些被误认为是一种局部疾病,从而导致了误诊误治,最后可能致使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就像上述的吴女士那样,主要是上肢和颈部动脉出现了病变,导致了相应部位的缺血。当开始出现眼部表现时,误认为是眼睛局部的疾病,仅仅针对眼部进行了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殊不知疾病的根源是供应头部的大动脉出了问题,差一点耽误了病情。

吴小姐通过动脉搭桥的手术治好了她的疾病

所以,应该注意,有时候眼睛有病不能光看眼睛,还要注意有没有其它问题。一旦出现上诉的非特异症状时,要特别警惕是否得了多发性大动脉炎,应去大医院,特别是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地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金毕
主任医师/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血管外科专家,血管外...
血管外科、各种肢体血管疾病、腹腔内血管疾病、颅外颈动脉疾病、全身各处的动静脉瘤、血管瘤和血...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