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本信息

概述

牙周脓肿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牙周炎发展到晚期,出现深牙周袋的一个常见的伴发症状。它是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一般为急性过程,并且可自行破溃排脓和消退,但若不积极治疗,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牙周脓肿。

病因

1.深牙周袋内壁的化脓性炎症向深部结缔组织扩展,而脓液不能向袋内排出时,即形成袋壁软组织内的脓肿。
2.迂回曲折的、涉及多个牙面或累及根分叉的深牙周袋,脓性渗出物不能顺利引流。
3.洁、刮治时动作粗暴,将牙石碎片推入牙周袋深部组织,或损伤牙龈组织。
4.深牙周袋刮治不彻底,袋口虽然紧缩,袋底炎症仍然存在,炎性渗出物得不到引流。
5.有牙周炎的患牙(或无牙周袋的牙齿),遭受创伤或牙髓治疗时根管及髓室底侧穿、牙根纵裂等,有时也可引起牙周脓肿。
6.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有全身疾患。如糖尿病等,易发生牙周脓肿。

临床表现

1.急性牙周脓肿 发病突然,牙周袋侧壁形成半球状肿胀突起。牙龈发红、水肿,表面光亮。脓肿早期炎症浸润广泛,组织张力较大,疼痛较剧,可有搏动性疼痛。因牙周膜水肿而使患牙有“浮起感”,叩痛,松动明显。多发性牙周脓肿患者还常伴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脓肿后期,扪诊有波动感,疼痛稍减,此时指压牙龈可有脓液自袋内流出,或脓肿自行从表面破溃,肿胀消退,愈合后松动度可完全消失。
2.慢性牙周脓肿 慢性牙周脓肿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见牙龈表面有窦道开口,开口处可以平坦,须仔细检查才可见有针尖大的开口;也可呈肉芽组织状的开口,轻压时有少许脓液流出。叩痛不明显,有时可有咬合不适感。

其他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

诊断

牙周脓肿的诊断应联系病史和临床表现,并参考X线片。

治疗

1.急性牙周脓肿 治疗原则是脓肿引液、止痛、防止感染扩散并给予进一步的牙周治疗。在脓肿初期脓液尚未形成前,可清除大块牙石,冲洗牙周袋,将防腐收敛药引入袋内,全身给以抗生素或支持疗法。当脓液形成,出现波动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及表面黏膜的厚薄,选择从牙袋内或牙龈表面引流。前者可用尖探针从袋内壁刺入脓腔,后者可在表面麻醉下,用尖刀片切开脓肿达深部,以使脓液充分引流。切开后应彻底冲洗脓腔,然后敷防腐药物。过早的切开引流会造成创口流血过多和疼痛。切开引流后的数日内应嘱患者用温盐水或氯己定(洗必泰液)等含漱。对于患牙挺出有咬合痛者,可调磨明显的早接触点,为防患牙疼痛,可少量磨对颌牙齿,这是权宜之计,使患牙获得迅速恢复的机会。
2.慢性牙周脓肿 可在洁治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牙周手术。根据不同情况,作脓肿切除术,或翻瓣手术。有人报告在急性阶段脓液引流后的短期内,可尽早进行翻瓣术,因急性炎症改变了组织的代谢,有利于骨的新生,此时进行手术有利于术后组织的修复和愈合,新附着的机会较高。[收起]
1.急性牙周脓肿 治疗原则是脓肿引液、止痛、防止感染扩散并给予进一步的牙周治疗。在脓肿初期脓液尚未形成前,可清除大块牙石,冲洗牙周袋,将防腐收敛药引入袋内,全身给以抗生素或支持疗法。当脓液形成,出现波动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及表面黏膜的厚薄,选择从牙袋内或牙龈表面引流。前者可用尖探针从袋内壁刺入脓腔,后者可在表面麻醉下,用尖刀片切开脓肿达深部,以使脓液充分引流。切开后应彻底冲洗脓腔,然后敷防腐药物。过早的切开引流会造成创口流血过多和疼痛。切开引流后的数日内应嘱患者用温盐水或氯己定(洗必泰液)等含漱。对于患牙挺出有咬合痛者,可调磨明显的早接触点,为防患牙疼痛,可少量磨对颌牙齿,这是权宜之计,使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