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134条结果

  • 急性动脉栓塞是一种急性疾病,常见于风湿性心班病二尖瓣狭窄伴有心房纤维动,以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心血栓脱落进入动脉;其次是冠状动脉化性心脏病及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斑块和动脉瘤的瘤壁内层脱落的血块,也可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动脉栓塞。临床表现本病常突然发生,临床表现以“P为主:疼痛(pain)肢体由于缺血常有持续性剧痛;苍白(pallor)肢体远端由于组织缺血,皮肤呈蜡样苍白,若血管内尚有少量血液,在苍白皮肤间可出现散在青紫斑块,浅表静脉萎瘪,皮肤厥冷;麻木parasthesia)、运动障得(paralysis)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引起感觉消失,运动障碍;栓塞部位的动脉有压痛,栓塞以下的动脉搏动弱或
    郑岩 主治医师 2018-11-26 14:21:40
  • 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周围动脉栓塞时,患肢出现疼痛、苍白远处动脉搏动消失、厥冷、麻木和运动障碍此病起病急骤,发病后肢体以至生命受到威胁,及早诊断和分秒必争地施行恰当的治疗至为重要。周围动脉栓塞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介入科刘玉金 目录病因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措施并发症展开 编辑本段病因学  血栓所造成的栓塞,常发生在心血管病人。栓塞的来源有下列几个方面。一心源性  许多报道说明周围动脉栓塞最常病因是心源性,1977年
    刘玉金 主任医师 2018-07-10 15:44:29
  • 动脉的分叉处,栓塞的平面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在肢体动脉栓塞中,下肢多于上肢,尤以股动脉栓塞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腹主动脉分叉和胭动脉。在上肢则以肱动脉为常见。栓子嵌于动脉后,被栓塞的血流即部分或完全中断,反射性地引起患肢的血管痉挛,由于动脉缺血和动脉痉挛,导致血管壁营养障碍,动脉内膜将发生缺血而出现退行性变,栓塞动脉内继发血栓形成,加重了组织的缺血。栓塞后组织发生坏死,肌肉坏死时可释放出磷酸肌酸激酶(CPK)和溶菌酶等物质,而加剧组织坏死。一般肌肉坏死在栓塞后6~8h出现,周围神经坏死在栓塞后24h左右,皮肤缺血坏死在栓塞后24~48h。但可因栓塞部位,受累动脉痉挛程度,继发性血栓的范围和侧支循环
    孙世燕 住院医师 2018-05-05 11:40:18
  • 1、心源性  周围动脉急性栓塞80%~90%来源于心脏病,2/3合并房颤,常见的心脏病有风心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衰以及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心脏肿瘤(心房黏液瘤)等。  (1)器质性心脏病中以风心病和冠心病最为常见,前者病人多较年轻,男女比例为1:2;后者以老年病人居多,男女发病率相仿,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前,风心病是动脉栓塞最主要的病因;而60年代以后,则以冠心病为主,目前冠心病占70%以上,风心病则不到20%,合并房颤是周围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约77%合并房颤,另据统计,慢性房颤并发急性动脉栓塞每年为3%~6%,而
    张凌凤 主治医师 2018-07-31 13:28:59
  • 所谓动脉栓塞,一般都是急性发作的,来源于心脏或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或粥样斑块等栓子随血流向远端动脉流动,卡在口径比栓子小的动脉并堵塞管腔,短时间内发生肢体、器官和组织的缺血和坏死,最终危及生命。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动脉栓塞的发作。尤其是每年的冬季,是一年中动脉栓塞的高峰时期,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肢体动脉栓塞,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郭学利鉴于动脉栓塞
    郭学利 主任医师 2018-12-28 10:22:10
  • 急性动脉栓塞而又无侧支循环代偿者,病情进展快。典型表现为5“P”征:①疼痛(Pain);②苍白(Pallor);③麻木(Paresthesia);④运动障碍(Paralysis);⑤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 Pulselessness)。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郭宏杰      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栓塞的位置、程度、继发性血栓形成多少,以前是否有动脉硬化性疾病引起动脉狭窄,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①疼痛  疼痛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约20%病人最先出现症状是麻木,而疼痛并不明显。②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        动脉栓塞后肢体的血液循环障碍,栓塞平面以下肢体皮肤呈腊样苍白或部分紫绀,抬高
    郭宏杰 副主任医师 2018-10-29 16:28:37
  •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脱落随血流流向远端,阻塞了管径较小的动脉血管,引起组织、器官急性缺血。与下肢慢性缺血病变不同的是,病情比较急、发病时间比较短、症状比较重,在临床上往往需要紧急处理。急性动脉栓塞的栓子大多来源于心房纤颤。其主要表现是突发的剧烈疼痛、皮肤温度迅速降低、皮色苍白、动脉搏动消失、麻木以及运动障碍,即医生常常说的6P症。
    李天发 主任医师 2017-12-13 17:03:22
  • 1974年Remy报道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以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治疗大咯血的重要方法。 一、适应证 1、药物治疗无效的活动性大咯血。 2、病变虽然适合外科手术治疗,但患者咯血活动期,手术风险大,可先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出血,然后择期手术治疗,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江西省胸科医院胸外科王武明 3、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反复咯血,虽然咯血量不大,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4、隐源性咯血,可先做诊断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然后酌情行栓塞治疗。 5、手术后再次咯血者。 二、禁忌证 1、存在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禁忌证,如严重出血倾向,未能控制的全身感染及重要脏器衰竭等; 2、对
    王武明 主任医师 2019-01-15 17:44:08
  • 观察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治疗(RFA)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1)将猪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后行集束电极热毁治疗,B组未行肝动脉栓塞直接行集束电极热毁治疗。(2)临床患者, 将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C组)及未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D组)行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后分别统计结果(1)离体猪肝的治疗时间为6.0±1﹒4min,坏死直径5﹒5±0﹒7cm (2)A组的治疗时间为8.0±1﹒3min,坏死直径4﹒7±0﹒9cm﹐B组的治疗时间为12.0±1.8min,坏死直径4.0±0.6CM, (P0.01) (3)C组的治疗时间9.0±2.1min ,坏死直径5.3±1.4cm
    杜锡林 主任医师 2016-06-15 18:32:29
  • 减弱:栓塞部位的动脉有压痛,栓塞以下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  凡突然发生肢体疼痛伴急性动脉缺血表现,相应动脉搏动消失者,诊断大致成立。  急性动脉栓塞在没有侧支循环代偿的情况下,将导致急性肢体缺血征象:无脉(Pulselessness)、疼痛(Pain)、苍白 (Pallor)、感觉异常苍白 (Paresthesia)和运动障碍(Paralysis),即“5P”征。上述现象的出现及其程度与缺血程度有关。  1.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发生在栓塞动脉节段的远端动脉。有时由于血流的冲击,栓塞远侧动脉可能触及传导性搏动。如栓塞不完全,可触及减弱的远端动脉搏动。此外动脉栓塞还将引起受累动脉的压痛,一般发生在
    刘玉金 主任医师 2018-07-10 15:39:1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