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8条结果

  •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可有不规则发热、肌痛和关节痛等,皮肤损害多分布于下肢,以小腿、足背多见,有时大腿、臀部、躯干和上肢也可出现,皮损呈多样性,急性期可成批出现,紫癜淤斑最常见,常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可有风团样红斑,严重时有水疱、血疱,中性粒细胞渗出到周围组织时还可以出现脓疱,有时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若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管腔狭窄可出现局部溃疡和坏死。偶见网状青斑,皮疹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一般持续2~4周,吸收后可有色素沉着或遗留萎缩性瘢痕。本病有时可与系统性血管炎重叠,应注意分别做出诊断。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应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寻找病原,进行对症治疗。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血管炎的一项
    郑晓丹 副主任医师 2018-07-29 21:39:45
  • 1.冻疮 2.寒冷多形红斑 3.寒冷型脂膜炎 4.冷球蛋白血症股臀部皮肤血管炎 5.冷超敏皮肤病 6.生理性网状青斑 7.雷诺病 8.肢端青紫症
    孙锡喜 主治医师 2018-07-29 14:20:39
  • 反复口腔溃疡,经久不愈,使用多种药物依然无济于事,此时需要警惕,这可能是风湿病的信号,溃疡是一种皮肤血管炎的表现。很多白塞病患者就诊前都能追诉到口腔溃疡病史,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后期出现了皮肤损害、外阴溃疡、眼炎,严重者消化系统、心血管、中枢神经等都能受累,危及生命。需要尽早治疗
    扶晓兰 主治医师 2017-05-06 12:28:58
  •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作为最常见的皮肤血管炎的一种,该病特征改变是发生细胞死亡降解、细胞核碎裂。 虽然属于皮肤血管炎的一种,但是此病也不仅仅局限于皮肤,其他任何器官的小血管均可被累及。 图片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形成,可以由于感染、肿瘤药物等诱发因素促使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激活补体、导致炎症反应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而研究也表明一些其他的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继发本病。从发病规律来看,本病男女发病比率大致相当,无季节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年龄高峰普遍在65~74岁之间。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黄闰月 主任医师 2024-02-03 12:57:06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临床表现无特殊性,最常见的为缓慢进行性贫血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贫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及内脏出血。少数患者可有关节肿痛,发热、皮肤血管炎等症状,多伴有自身抗体,类似风湿病。MDS一般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常为中度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发热占10%~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
    付小芬 住院医师 2018-08-20 17:02:53
  • 血管炎是最常见的与RP共存的疾病,包括孤立的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和累及多器官的系统性血管炎(表3),RP可累及各种大小的血管,最常见的为大动脉受累,表现为主动脉的扩张或动脉瘤形成;也存在有显微镜下多动脉炎,这样才可解释RP的皮肤改变,肾脏表现,巩膜炎,听力和前庭功能异常等,RP可与明确的血管炎共存,包括韦格纳肉芽肿,贝赫切特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RP与多种形式的结缔组织疾病共存,且多数结缔组织疾病先于RP发作前的数月至数年,其中最多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推测RP是结缔组织疾病的一部分,在基因学上认为RP是结缔组织病的一个分支,我院RP病例有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及干燥综合征。RP与血液系统疾病
    权立方 主治医师 2018-08-16 20:14:55
  •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皮肤血管炎和脂膜炎为病理基础、临床以下肢疼痛结节表现为特点的一种皮肤病。中青年女性多见,春秋好发。一般皮损突然出现,蚕豆或更大的皮下结节,压痛+,表面的皮肤可以为鲜红色,之后转为暗红色,隆起皮肤,不融合、一般不破溃,2-3周可以自行萎缩,一般不留萎缩性瘢痕。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张斌部分患者发疹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不知道您是否有类似病史?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不适、发热、关节痛等。实验室检查可以出现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抗溶血性链球菌O升高。组织病理:典型的为间隔性脂膜炎,部分小血管可以出现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管壁的玻璃样变性。治疗:1、寻找病因,如果有感染灶可以给予青霉素
    张斌 2020-04-28 14:52:22
  •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可有轻度内脏损害,极少数病例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较少见,是一种特殊的中间类型。皮肤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多数病例单独存在这两种皮损中的一种,少数可同时存在。深部红斑狼疮:又称狼疮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各型中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少数患者由其他类型的红斑狼疮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还同时伴有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且较严重,主要表现有疲力、发热和
    张立银 主治医师 2017-12-03 10:25:59
  • 骨肉瘤发生肺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骨肉瘤肺转移后治疗选择非常关键和重要。目前常规对于骨肉瘤肺转移患者,采取再次增加化疗,化疗中有采取原来一线化疗药物再次使用方案的,也有二线化疗药物使用方案的,从临床预后来看,效果很一般,并不是很满意。 从我们临床经验来看,对于骨肉瘤肺部发生转移的患者,采用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此外靶向药物帕唑帕尼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不是每个骨肉瘤患者都对帕唑帕尼敏感。阿帕替尼疗效相对较好,阿帕替尼2片,每片250mg,每天使用,效果还不错。主要的副作用包括气胸、胃肠道反应,皮肤血管炎等,患者的总体耐受较好。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或帕唑
    沈宇辉 主任医师 2018-01-21 11:47:21
  • 【每日一星424续集】陈女士,25岁,内蒙古包头人,2008年曾做过一侧垂体瘤切除术,垂体功能降低,2015年出现下肢红斑结节,皮肤科就诊,反复发作不能治愈,十分痛苦,病理确诊为皮肤血管炎,曾就诊后皮肤血管炎病情得到控制,因结婚后十分想要孩子,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怀孕,孕后焦虑就诊保胎。化验:血沉增快,为35,抗突变型瓜氨酸抗体略高,孕后D2聚体略高,ANCA阴性。诊断:皮肤血管炎,垂体瘤切除术后。治疗:阿司匹林+美卓乐+羟氯喹+钙剂+维生素,后因皮肤出现出血点,阿司匹林改为波利维50mg,加芦丁片,维生素C一天三次,出血点消失,后皮疹控制不佳,加免疫球蛋白后得到控制,孕24周➕2天,发
    刘湘源 主任医师 2019-09-19 17:26:3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