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条结果

  • 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癌症,仅次于肺癌,每年近3万人死于前列腺癌。腺癌是早期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类型,可治愈,并且通常对治疗的响应良好。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早期无症状,随肿瘤进展可出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的排尿变差症状,需要尽早筛查,尽早治疗。
    李名钊 主治医师 2019-08-09 19:22:51
  • 目前前列腺剜除已经从过往的等离子剜除,逐步转变为半导体激光的前列腺剜除,手术止血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在此总结一些患者朋友常见的问题,一一解答。问题1:术后多久可以拔尿管?回答:我们一般会在术后1-2天让患者带尿管回家,让膀胱有充分休息,避免过早拔尿管出现尿频、尿痛的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小体积的前列腺(50ml以下)拔管时间建议术后3-5天;大体积的前列腺拔管时间可以术后2-3天。问题2:饮食方面,有什么不能吃的?回答:术后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保持大便通畅,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家,建议术后服用“杜密克”、“聚乙二醇”等保持大便通畅。问题3:带尿管能正常活动么,还是需要卧床休息?回答:带尿管期间可以正常活动,不要太剧烈的情况,不会有问题,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一般是老年人,不建议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活动可能由于尿管摩擦造成轻微的血尿甚至尿道口滴血,如果只是轻微的,不是长期持续的,不需要太担心。但请记住,不要做深蹲或者弯腰搬重物的动作,容易因为加大会阴部压力而出现严重的血尿。问题4:拔尿管后出现尿道口滴血,怎么办?回答:拔尿管是一个带有轻-中度痛感的操作,尿管摩擦尿道会引起尿道口的滴血,如果排尿顺畅,没有血块,不需要太担心,一般拔尿管后1-2天这种情况就会消失。问题5:为什么拔尿管后会尿频尿急,还有淡红色的血尿?回答: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是一个经典的微创手术,表面上没有看到伤口,但前列腺剜除后,前列腺会变成一个窝,是挺大的一个手术创面,手术创面由于各种炎症介质的渗出,会引起尿频尿急的症状,甚至比手术前更明显,但一般都会有个逐步改善的过程,在大概1个月的时间内会完全消失,血尿也会随着创面的修复而变淡、消失。问题6:术后需要吃什么药物?回答:术后常规会建议吃哈乐,大概2-4周的时间。还有改善大便,保持大便松软的药物,如果大便情况良好可以提前停药。问题7:术后多久需要复诊,复诊的时候需要做哪些检查?回答: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需要返院复查,了解整体恢复的情况。一般需要做泌尿系超声检查、残余尿测定、尿常规,最好能抽空填写一下IPSS评分表。较为年轻的患者,还要了解性功能的情况,是否存在逆行射精的可能。
    李名钊 主治医师 2019-08-09 19:18:38
  •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原发性刺激、速发性或迟发性变态反应等。 手部湿疹是湿疹中常见的一种。皮损呈亚急性或者慢性表现,多发生于手指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境界不清,至慢性时有浸润肥厚,因手指活动而有皲裂。甲周皮肤肿胀,指甲变厚不规则。亦可发生在掌侧,具局限性,有小丘疱疹,浸润肥厚,多粗糙。慢性手部湿疹的反复发病常因两手经常接触外界物质,皮肤日常清洁较多,手掌皮肤较厚,药物吸收不好,又因活动频繁较易发生角化皲裂,易继发细菌及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患者的治疗目的通常是为了缓解瘙痒,恢复局部皮肤正常厚度、弹性及光泽。治疗的外用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制剂,长期外用会抑制表皮的分化增殖,使表皮变薄、萎缩、皮肤功能屏障结构和功能受损,透皮水分丧失增加,容易出现干皮症表现。又因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常缺乏信心。所以治疗需要起效迅速、改善明显、安全性好,值得推广的药物。推荐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金纽尔)外用。金纽尔常规用于银屑病,但是根据临床使用经验,对湿疹也有非常好的疗效。 现一例患者男性,45岁。因从事机械工程,长期接触机油等物质,经常清洗,右手瘙痒,皮肤粗糙肥厚,苔藓化一年余。金纽尔外用每日两次,3周后皮损明显消退,痒感消失。 图一:治疗前 图二:治疗后 金纽尔是由丙酸氯倍他索与维A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皮肤角化异常等作用。复方能使两主要成分的药效相加或增强作用,不良反应有抵消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金纽尔在用于手部慢性湿疹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维A酸的促角质剥离作用,减轻局部皮损肥厚的情况、促进角质层的正常化,同时能促进表面堆积角质的脱落,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渗透,进而使丙酸氯倍他索能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抑制表皮形成细胞,T细胞增殖和白细胞趋化性增强的作用,达到抗炎、抗增生的目的,效果显著。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金纽尔)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1.不适宜长期大范围使用。 2.避免日晒。 3.有轻度以上刺激反应,用药之后不减轻疾病,不能耐受或对病情有不良影响者,需停药。 4.早晚涂药并轻揉至皮肤发热促进药物的吸收。 5.部分肥厚皮损可以先用温水浸泡至皮肤软化再涂药,睡前用药可可以保鲜膜局部封包半小时左右,然后去除保鲜膜。
    陈春萍 副主任医师 2020-03-13 15:57:50
  • 吃水果用清水冲冲,或者蔬菜买回来直接下锅的小伙伴们,不要被这个残留吓到了。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不同,普通的农药残留只要不超过一定剂量,是安全的。 为啥要用农药?农残标准是根据农药动物实验的毒性数据、农药实际残留量和人们的饮食摄入量,通过风险评估技术计算出来的极限安全值,该安全值是在绝对安全剂量的基础上再乘以100倍的安全系数。例如,某农药的安全剂量是每千克11毫克,最后标准限量则为每千克0.01毫克。也就是说,只要农药残留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农产品就是安全的。为了避免接触到过量农药,除了要从可靠的渠道购买蔬果之外,建议尽量让自己食用的蔬果种类多样化,以分散单一种类农药残留摄入超标所造成的健康风险。此外,最好再掌握一些去除农残的方法。去除农残研究表明,大部分农药从果蔬外皮外迁移到皮内的水平极低(一般小于20%)。因此,去除农残最有效的方法,是去除果蔬皮上的农药。水果表皮农残去除,主要用到削皮法、面粉包裹、浸泡等方法。以苹果为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削皮法(首选)。● 面粉包裹法:先用清水清洗苹果,撒一把面粉包裹在苹果表面并用手揉搓,使面粉充分与苹果表面接触,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浸泡洗:先用清水将苹果洗干净,然后放入淘米水(或碱水)浸泡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对于蔬菜来说,建议采取“清洗、去皮、焯水”等方法去除农残。至于浸泡法,对某些果蔬的某些农药是有效的,不过有的果蔬表皮细胞容易被这些浸泡溶液破坏,洗到水中的农药又有可能进入蔬菜中。● 清洗:用清水清洗已足够,当然也可以使用合格的蔬果清洗剂。● 去皮:瓜果、根茎类蔬菜都建议去皮,比如土豆等。● 焯水:蔬菜烹饪前焯水不仅有助于减少农残,对减少草酸摄入也有帮助。
    兰彪 住院医师 2017-09-28 08:48:19
  • 在外就餐时,您有用过开水烫洗碗筷的习惯吗?那么用开水烫洗的方法是否真的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呢?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甚至我们的身体里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大多对人体是无害的,有的是有益的,但也有的微生物会致病。当少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可直接传染疾病。如餐饮具上污染甲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我们必须及时将其清除,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然而,不同的微生物对热敏感性不同。常见的肠道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min或60℃加热15min仍有部分细菌存活;沙门氏菌55℃1h或60℃15~30min即被杀死;志贺氏菌最弱,一般56~60℃经10min即被杀死;霍乱弧菌55℃15min或100℃1~2min可被杀死;轮状病毒55℃30min可被灭活;甲型肝炎病毒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1h还不能被灭活;乙型肝炎病毒100℃高温加热10min方可灭活;蜡样芽胞杆菌与少数食物中毒有关,100℃下加热20min才可被破坏。因此,用开水烫碗,因其作用温度和作用时间不足,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那么餐具用什么方法消毒合适呢?餐具的消毒方法有很多种,有物理的方法:如煮沸消毒、蒸汽消毒等。还可以使用化学药物消毒,如“84”消毒液,对餐具消毒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操作时应保持空间通风,且其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在消毒之后还必须用自来水彻底冲洗,清除残留的消毒药剂。
    兰彪 住院医师 2017-09-27 12:27:59
  • 感染狗狗粪便细菌可患上痢疾?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普及一下:人感染的是一种叫做空肠弯曲菌的细菌。症状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5天,对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肠、回肠及结肠。主要症状为腹泻和腹痛,有时发热,偶有呕吐和脱水。细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血清抗体,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传染源主要是动物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在它们的生殖道或肠道有大量细菌,故可通过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饮水。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见。苍蝇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亦可经接触感染。传播途径是粪-口市售家禽家畜的肉、奶、蛋类多被弯曲菌污染,如进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适当,吃凉拌菜等,均可引起传染。如何预防空肠弯曲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动物,如何控制动物的感染,防止动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关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粪,管食物乃是防止弯曲菌病传播的有力措施。
    兰彪 住院医师 2017-09-24 19:15:15
  • 有时候打完预防针以后,宝宝们可能会出现一些较为轻微的全身性一般反应和接种局部的一般反应,宝妈们可以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给予一般的处理;当然对于较为严重的身体不适反应,应及时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诊。全身性一般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少数宝宝在接种灭活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宝宝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发热,6~12小时达高峰;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比接种灭活疫苗稍晚,如接种麻疹疫苗后6~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热,个别受种者可伴有轻型麻疹样症状。少数宝宝接种疫苗后,除出现发热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个别宝宝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超过2~3天。宝妈们可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当宝宝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接种局部一般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少数宝宝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宝宝在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大多在8~12周后结痂(卡疤),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部分宝宝在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等),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未完全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1、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2、红肿直径和硬结在15~30mm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3 红肿和硬结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最后要强调的是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兰彪 住院医师 2017-09-24 08: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