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2条结果

  • 肝癌一旦被发现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动脉化疗栓塞、冷冻治疗放疗、中医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已经被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当中,其中伽马刀治疗,这种放射治疗无需开刀的治疗方式被人们认可,关于伽马刀治疗肝癌具体适应症有哪些,伽玛刀治疗肝癌哪些适应人群呢? 伽马刀治疗肝癌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具体来说一下三大类人群最适合伽马刀治疗。 一、早期肝癌病灶局限没有转移。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很多患者首先想到的是手术治疗,专家解释: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来说传统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是方式,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如年老体弱、拥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心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来说伽马刀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伽马刀治疗肝癌适应症比较严格。 二、手术结合伽马刀治疗肝癌。 如果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对传统的放化疗副作用很大,或者放化疗期间血象变化太大,医生不得不停止放化疗,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术后患者来说伽马刀可用于术后的预防性治疗,及能杀死清除灶周边的残留癌细胞,又减低了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肝癌脑转移伽马刀治疗。 对于脑转移瘤目前来说最有效也是的方式——伽玛刀治疗。之所以选择伽马刀作为肝癌脑转移的治疗方式,是因为晚期肝癌患者大都接受了手术放化疗等肝癌系统性治疗,晚期肝癌患者如果出现转移瘤,患者体质已经极其虚弱根本不能承受再次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而伽玛刀却是完全不需要开刀,它避免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在无创的条件下,杀死转移病灶。 伽玛刀治疗肝癌哪些适应人群呢?伽马刀治疗肝癌一定要遵循适应症,为了达到治疗预期效果,伽马刀治疗肝癌专家选择也不能忽视。
    冯守信 主任医师 2017-04-18 14:39:56
  • 伽马刀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这类治疗期间,很多患者会出现不适症状,如白细胞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力,伽马刀放疗后白细胞偏低应该如何食疗? 对于伽马刀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可选择中药治疗,如黄芪,人参,紫河车等,病人还宜选食羊肚,羊奶,乌骨鸡,海参,牛肚,阿胶,鸡肉,鸡蛋,鸽肉,鸽蛋,白鳝,甲鱼,太子参,山药,冬虫夏草,银耳,燕窝,猴头菇,枸杞子,黄精,胡桃肉,花生仁等。日常饮食可以多吃一点动物肝脏、豆制品、菠菜等。 1、禁烟酒,避免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和过硬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汤水。加速体内毒素的排泄; 2、鼓励多吃含有很多的维生素A的蔬菜、多食牛奶、鱼肝油、鸡蛋和其它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以利于机体修复损伤的组织;患者要注意饮食搭配,要注意营养,日常进食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为主,但要限制脂肪的摄入。 3、在食物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餐前适当控制疼痛,饭前散步等。 4、伽玛刀放疗中出现的各种反应分别进行食物调整。如患者因放疗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予少量多餐,在总摄取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分屡次进食;5、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辛辣食物。 伽马刀放疗后白细胞偏低应该如何食疗?还要注意的是,伽马刀放疗后尽可能不要让病人的体重下降比较明显,临床实践表明:食欲好、进食多对肿瘤治疗及副作用的克服都有益。
    冯守信 主任医师 2017-04-17 15:06:49
  • 头颈部肿块可以分为三大类:1、炎症性肿块的表现比较好诊断,一般都有“红、肿、热、痛”这样一些表现,象临床常见的急性淋巴结炎、颈部脓肿等都会有疼痛、局部红肿和皮温增高等,当然象慢性炎症和特异性炎症比如淋巴结结核,往往这些表现不典型,就要小心鉴别了。2、先天性疾病多数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就能发现,大多数是囊肿性疾病,比如好发在颈部正中的甲状舌管囊肿、颈侧区的腮裂囊肿和囊状淋巴管瘤,这些多数都表现为质地较软的囊性肿块,可能缓慢增大,少数时候也可突然增大,无痛痒,结合年龄特点就可以诊断。3、肿瘤,颈部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性肿瘤和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等器官来源的肿瘤。神经性肿瘤一般没有症状,缓慢生长,颌下区和颈根部较多见;血管性肿瘤一般位置较深,如是动脉性的肿瘤触摸有血管搏动是最重要的鉴别方法。甲状腺肿瘤多位于颈前正中靠下方气管两侧,腮腺肿瘤多位于耳前、下、后部,颌下腺肿瘤位于下颌下,这些腺体的肿瘤以良性居多。
    李忠喜 主任医师 2017-04-13 08:18:59
  • 主要是颅内压增高所致。常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复视;癫痫发作;精神及视力障碍;其他有脉搏变缓、呼吸转慢,甚至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
    李忠喜 主任医师 2017-04-10 08:15:52
  • 伽马刀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但是每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适应所有的肝癌患者。那么,肝癌的哪些适应人群适合用伽马刀治疗? 一、早期肝癌病灶局限没有转移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很多患者首先想到的是手术治疗,专家解释: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来说传统手术治疗,术后放化疗,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如年老体弱、拥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心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来说伽马刀是不错的选择。 二、手术结合伽马刀治疗肝癌 如果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对传统的放化疗副作用很大,或者放化疗期间血象变化太大,医生不得不停止放化疗,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术后患者来说伽马刀可用于术后的预防性治疗,及能杀死清除灶周边的残留癌细胞,又减低了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肝癌脑转移伽马刀治疗 对于脑转移瘤目前来说最有效也是***的方式——伽玛刀治疗。之所以选择伽马刀作为肝癌脑转移的治疗方式,是因为晚期肝癌患者大都接受了手术放化疗等肝癌系统性治疗,晚期肝癌患者如果出现转移瘤,患者体质已经极其虚弱根本不能承受再次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而伽玛刀却是完全不需要开刀,它避免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在无创的条件下,杀死转移病灶。 肝癌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另外,患者还要调整心态,注意手术后的营养。
    冯守信 主任医师 2017-04-07 16:17:33
  • 肺癌早期无明显的特异肺癌症状。以前没有咳嗽的,近来咳嗽了,并且超过两个星期的治疗而不愈,痰中带血;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长期咳嗽,但近来咳嗽声音或性质改变,均提示有癌变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肺癌并不以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而是首先出现呼吸道以外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肩周炎等。 1.发热是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一个症状,多见于癌灶直径稍大者(约2厘米以上),与中心型肺癌不同,发热不是由炎症所引起,使用一般抗炎治疗无效,但消炎痛、皮质激素等能暂时退热,停药后发热重现。这是由于癌肿坏死,分解产物被吸收所致。 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主要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洞、钙化等,反映了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学改变。但这些征象在同一病例中可能并不同时出现,根据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缘征象、病变内部特点及邻近组织的CT表现,对绝大多数的周围型肺癌可做出诊断。 对于少数基本征象少或者不典型的病例,应对病灶进行CT连续加强扫描,仍不能确定诊断者应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或短期内定期复查,以免造成周围型肺癌小结节病变的误诊和漏诊。 2.胸痛是本病早期症状,局限在胸、肩某一部位,常无压痛点,轻度胸痛不一定伴有胸膜侵犯,但严重胸痛常见于本病晚期,且伴有广泛胸膜转移灶。 要提高对这些症状的警觉性,一旦有类似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胸部X光检测,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检查,CT,磁共振,经皮肺穿,淋巴结活检,胸腔穿刺检查,肿瘤标记物等方法。早期肺癌诊断对治疗效果的好坏起到很大的作用。
    冯守信 主任医师 2017-04-06 16:19:48
  • 根据3402例颅内肿瘤年龄分布曲线表明30~40岁颅内肿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41~60岁达高峰。发病率最低为15~20岁(3.1%)。不同类型脑肿瘤在不同年龄频发率也不尽相同。15岁以下是星形细胞瘤发病高峰。31~50岁脑膜瘤发生率略占优势,并与年龄成正比。其次是垂体腺瘤和星形细胞瘤。60岁以上脑膜瘤高发。
    李忠喜 主任医师 2017-04-06 10:14:49
  • 长期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患者,无其他原因出现红细胞增多,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肝脏的癌细胞分裂时,产生很多的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过度旺盛。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易混淆,其实血管瘤生长缓慢,一般没有慢性肝病病史,临床无乏力、纳差、腹胀等表现,体征也不会出现肝掌、蜘蛛痣、黄疸、双下肢水肿等。 不均匀脂肪肝:部分脂肪肝患者有不均匀的脂肪堆积,有时难以和肝癌区别。临床上,脂肪肝不会有肝癌患者的全身表现,如腹胀、腹泻、右侧肝区不适、消瘦等。 肉芽肿:一些女性患者因口服避孕药、寄生虫感染或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肝脏会出现孤立光滑且完整的结节,影像上难以和肝癌区别。建议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组织学检查。 肝脓肿:患者有乏力、低热、消瘦、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发病初期难以和肝癌鉴别,需要结合血常规、AFP、肝功等生化指标综合判断。
    冯守信 主任医师 2017-04-01 16:33:02
  • 食欲下降等症状都是会伽马刀治疗后出现的,虽然不严重,但是也是值得关注的。怎样处理患者伽马刀治疗后饮食的搭配呢? 因而接受伽玛刀治疗后病人的饮食问题,是非常需要关注饮食的问题。 1、病人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辛辣食物; 2、假使病人出现白血球下降,可以多吃一点动物肝脏、豆制品、菠菜等。 3、病人要注意饮食搭配,要注意营养,日常进食以高维他命、高蛋白、高热量为主,但要限制脂肪的摄取,可以吃一点瘦肉、海产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4、假使病人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予少量多餐,在总摄取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以分屡次进食。 伽马刀手术后注意了病人的饮食常识,才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因而,我们需要多加关注!
    冯守信 主任医师 2017-03-31 16:10:48
  • 根据统计,3402例颅内肿瘤,男1906例、女1496例,男女之比为1.3:1,总体发病趋势男性多于女性。有些肿瘤则女性多于男性,如垂体瘤、脑膜瘤
    李忠喜 主任医师 2017-03-31 15:18:1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