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36条结果

  • 预防肝癌要重视以下几点。1,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下降或抗体转阴的需要及时补种疫苗。2,发生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的,要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目前治疗乙肝的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目前治疗丙肝的常用药物常用丙通沙。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脂肪肝等情况,从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和血糖等生活方式做起,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4,积极治疗各类原发病,减轻对肝脏的损伤;5,高风险人群要定期筛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类人。40岁以上有肝癌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或(和)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和超声检查。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指标异常的各类慢性肝损伤人群,包括过度饮酒、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每3个月检查一次。6,警惕各类中药、西药、保健品的肝脏毒性,不要乱吃药。(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孙延富)
    孙延富 主任医师 2024-06-01 15:21:12
  • 中国是个乙肝大国,2018年全国约有8400万携带者,90%的感染者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而乙肝带来的危害,也是多种病毒性肝炎中,最为严重的。慢性乙肝是肝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0%~25%可进展至肝癌。乙肝疫苗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防癌疫苗”,接种乙肝疫苗能够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从而避免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注射要“三针”接种乙肝疫苗,一般要打满三针,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接种当月1针,一个月后1针,半年后1针。接种完成后最好检查乙肝抗体水平,确保获得免疫。乙肝疫苗不是终身免疫接种过乙肝疫苗后,抗体可能会在3-5年内消失,失去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所以,接种过乙肝疫苗3年后,每年要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确定抗体数量,视情况补种。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IU/ml,或抗体显示阴性,就需要补种疫苗了。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多项政策,包括乙肝疫苗接种、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阻断病毒的母婴传播和癌症早筛等。2000~2011年我国肝癌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1.8%,标准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2.3%。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孙延富)
    孙延富 主任医师 2024-06-01 15:18:47
  • 当一位女性成为乙肝妈妈,她将面临一系列独特的育儿困扰。乙肝不仅影响着妈妈的健康,也给孩子的未来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的阴影。那么,乙肝妈妈在育儿过程中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孩子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一、孕前准备 对于乙肝妈妈来说,孕前的准备至关重要。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乙肝相关检查,包括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评估妈妈的病情,判断是否适合怀孕。如果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可能需要在孕前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水平,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同时,乙肝妈妈在孕前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身体健康和稳定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受孕的成功率和孕期的安全性。 二、孕期生活及注意事项 1. 健康生活方式:乙肝妈妈在孕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富含营养的食物,能够为妈妈和胎儿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疲劳和压力。此外,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 孕期用药:孕期用药需要格外谨慎。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乙肝妈妈在孕期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药物,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3. 定期产检:定期产检是孕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乙肝妈妈除了要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外,还需要密切关注乙肝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的变化。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妈妈和胎儿的健康。 三、分娩方式与风险 乙肝妈妈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困扰。一般来说,自然分娩和剖宫产都有各自的利弊。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妈妈的血液和体液,增加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但剖宫产也并非没有风险,手术本身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 因此,医生会根据妈妈的具体情况,如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胎儿情况等,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降低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 四、产后胎儿处理与免疫接种 孩子出生后,立即进行的处理和免疫接种至关重要。首先,要在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中和可能进入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同时,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种乙肝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乙肝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风险,为孩子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定期检测乙肝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乙肝妈妈在育儿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扰,但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科学的孕前准备、孕期管理、分娩处理和产后免疫接种,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乙肝妈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她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相信在爱与科学的力量下,乙肝妈妈和她们的孩子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 总之,乙肝妈妈的育儿困扰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这些挑战。让我们一起为乙肝妈妈和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毅州 副主任医师 2024-05-10 11:35:50
  • 病人5年前巨大肝癌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期间又出现多次肺转移。放弃还是努力?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病人5年过去了,肺转移灶消失,肝脏病灶全坏死,无活性。如今干活如常,又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所附照片经病人及家属同意)。 这又是一例在我这里经介入+靶向+放疗个性化治疗晚期肝癌非常成功的病例。对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癌,不应轻言放弃。以介入(包括我院钇90)为基础,加上靶向等综合治疗,目前仍非常有效。及时调整用药,医生个性化治疗,亦缺少不可。
    顾方明 主任医师 2024-04-11 20:27:22
  • 由于某些知识的专业性,说多了可能广大患者也云里雾里的,所以简单归纳如下:(1)单个或多个肿瘤,但是长在一起可以一并切除的肝癌,剩余肝脏够用、肝功能允许,无基础疾病禁忌,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最好;目前首选腹腔镜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右8公分肝癌 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手术后肝癌标本 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很小,且无需拆线 (2)如果肿瘤足够小,位置佳,也可以采用射频消融PRFA/微波PMCT治疗,效果可以和手术切除相媲美; (3)如果肝癌多发,或者肿瘤较大、侵犯血管,暂时无法手术切除,无其他转移,以后有机会切除,可以转化治疗(靶向、免疫、介入等治疗); (4)如果肿瘤
    常颜信 副主任医师 2024-01-22 06:00:31
  • 由于某些知识的专业性,说多了可能广大患者也云里雾里的,所以简单归纳如下:(1)单个或多个肿瘤,但是长在一起可以一并切除的肝癌,剩余肝脏够用、肝功能允许,无基础疾病禁忌,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最好;目前首选腹腔镜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右8公分肝癌 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手术后肝癌标本 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很小,且无需拆线 (2)如果肿瘤足够小,位置佳,也可以采用射频消融PRFA/微波PMCT治疗,效果可以和手术切除相媲美; (3)如果肝癌多发,或者肿瘤较大、侵犯血管,暂时无法手术切除,无其他转移,以后有机会切除,可以转化治疗(靶向、免疫、介入等治疗); (4)如果肿瘤
    常颜信 副主任医师 2024-01-21 23:41:18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用于胰腺癌、胆管下端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等,有医生称之为外科手术中的"珠峰"。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如胰瘘,更是棘手、复杂。患者在江苏某三甲附院行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两次大出血,出血无法止住,急诊转至我处。入院后又再次出现了第三、第四次大出血。在我院依次做了三次介入、一次急诊止血手术,再加一次介入。其中我院急诊手术探查时发现胰肠吻合口破裂,破裂口约2.5cm,炎症水肿明显,无法重吻合,妥善放置引流管。经两月负压冲吸,而后引流管由多变少,由粗变细,现顺利返回工作岗位。期间未再重新进行胰肠吻合。整个病程从当地第一次手术到彻底拔管历时整半年。本例胰漏成功救治,通畅引流是关键,持续负压冲吸引流是一非常有效的办法,介入DSA寻找出血点至少需两次。
    顾方明 主任医师 2023-10-06 23:54:34
  • 近日,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外三科杨远教授团队与超声诊疗科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镜联合术中腔镜超声造影引导行精准肝肿瘤切除术,大大提高了肝胆外科精准微创治疗水平,为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腹腔镜超声术中造影在切除术中的应用 患者,女,75岁,今年6月份体检时意外发现肝脏右叶占位,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慕名来到我院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肝脏增强MR提示右后叶占位,肿瘤大小为1.8cm,结合肿瘤指标等抽血化验,考虑肝癌可能。外三科杨远教授及其团队对患者病情仔细评估,考虑肿瘤位于肝脏深部,为确保肿瘤精准定位、完整切除,决定实施腹腔镜联合超声术中造影引导行精准肝肿瘤切除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
    杨远 副主任医师 2023-07-23 13:15:26
  • 这位女侠暗器傍身,叱诧江湖,从此过后,化身无英雄
    孙喆 主治医师 2023-07-13 22:24:44
  • 超低压气腹,为高龄老人的腹腔镜肝切除保驾护航。近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远教授团队收治一名83岁高龄老人,右Ⅷ段肿瘤,肺功能差,经充分评估后,采用悬吊辅助,仅应用常规1/3的压力,即4~6mmHg超低压气腹,完成腹腔镜肝切除。团队克服空间狭小及出血风险,避免了气腹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此项技术的常规开展,让高龄老人同样拥有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机会。
    杨远 副主任医师 2023-06-18 10:25:3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