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694条结果

  • 廖总,感谢您
    老廖说医疗 健康号 2018-10-16 15:08:36
  • 听力损失与其他疾病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以下现象值得注意:❶耳朵是心血管之窗,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ulardiseases,CVD)是有联系的;❷听力损失者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增加了5倍(Alzheimer'sanddemantia);❸听不清楚使人沮丧(depression),助听器使人积极向上;❹听力下降使人跌倒(falling)的风险增加了三倍;❺中度慢性肾病(moderatechronickidenydisease,CKD)使听力损失下降的风险增加了43%;❻糖尿病伴有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❼有听力损失老人生病住院率增加了32%;❽有听力损失的老人比听力健康者寿命似乎缩短。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5-10 15:56:54
  • 如果家里的老人最近说话嗓门越来越大,还爱打岔发脾气,这些表现要引起家人的关注了,它在提示您,老人的听力有可能正在下降。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专家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造成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这时建议家人带老人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做一下相关的听力检查,弄清听力下降的原因。常见病因有外耳畸形、耵聍栓塞、鼓膜穿孔、中耳炎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5-10 15:55:56
  • 听损人群或者听损儿童家长在选配助听器时总会有一个疑问:“助听器会不会越戴越聋?”其实造成听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是不是都是助听器造成的呢?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解答:一、听力相关病史1、老年性听力损失的人群,虽然年龄和身体器官衰老是造成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还有一些疾病或耳毒性药物用药史也会造成听力进一步减退,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耳鸣眩晕、耳部疾病例如中耳炎等,耳毒性药物易感史,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用药史等。2、对于听损儿童来说,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很有可能造成听力不断波动或下降,所以儿童在选配助听器之前必须要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有无此病症。3、突发性听力损失的人群再次发生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听损人群几率高。二、听力检查1、听力检查不准确或者不完整都有可能造成助听器选配不适合,不科学的选配会间接导致听力下降。对于一些常常说大声音不舒服的人,需要进一步测试不舒适阈,这会影响助听器对大声音的控制,若助听器过度放大,就有可能损伤听力。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在不会语言表达的儿童身上。2、对于儿童来说,行为测听是听力损失判断的金标准,遗憾的是很多不专业的听力中心根据客观检查结果就盲目为小儿选配助听器,这样极有可能造成助听器过度放大影响现有听力。三、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长期在吵闹的环境生活或工作,比如餐厅、车间、超市等,如果助听器的噪声抑制功能不好,就很可能导致进一步听力下降。建议选配助听器时要选配降噪性能比较好,自动功能较多,舒适度高的助听器来帮助您保护听力。四、助听器的清洁与保养对于已经佩戴助听器的客户,有时候会感觉声音变小了,就认为自己听力下降了。此时,建议您及时到听力中心清洁、保养助听器并复查听力,很有可能是助听器的出声孔被耵聍堵住了或者麦克风口被灰尘堵塞。通过以上四点分析,大家现在应该对助听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吧?简单来说,在正规的听力中心进行专业选配的助听器选配,不仅不会让耳朵越戴越聋,而且可以帮助提高言语分辨能力以及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反之,不科学的选配助听器,就非常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听力下降或给听损人士带来种种困扰。海之声听力专家建议您在选配助听器时要到专业的听力中心进行检测以获取准确听力数据,并且进行全面的听力评估之后进行科学以保护残余听力。最后送大家一张听力下降的风险因素评估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小问题来对自己的听力进展情况进行大体的判断:1、 您是何种听力损失,是否您的听力在自然退化?2、 您的工作和家庭环境是不是太吵了?3、您的一些生活方式也会造成影响,比如听音乐声太大。4、是不是有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您听力下降?5、您的身体状况,会不会因为某些疾病而影响听力?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5-10 15:53:47
  •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又流鼻涕了”,可是鼻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将去何处,有鼻涕好呢还是没有鼻涕好呢,我们该如何对待鼻涕呢,等等,这些问题大家都了解吗?接下来笔者将带领大家了解鼻涕精彩的一生。1鼻涕的“来”和“去”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类的鼻腔内面衬着完整的一层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黏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微尘和微生物,这就是鼻涕。大部分的鼻涕是鼻腔黏膜自己生产的,还有一部分鼻涕其实是眼泪,这些泪水从泪腺产生,其中部分眼泪通过鼻泪管流到鼻腔,成为鼻涕的一部分。正常人的鼻子每天可以产生数百毫升的鼻涕,那它发挥完作用去哪里了呢?一小部分鼻涕蒸发掉了,一小部分干结成了鼻屎,但是大部分被我们吞到肚子里去了。鼻腔黏膜上长着肉眼看不到的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鼻涕也就被往后送到咽部,所以大部分的鼻涕都被我们不知不觉地吞咽下去了。2鼻涕的“亲戚们”a.清水样鼻涕:感冒初期、过敏性鼻炎、鼻息肉、血管运动性鼻炎时常流清水样鼻涕,此外,脑脊液鼻漏时单侧鼻腔流清水样“鼻涕”(其实此时的鼻涕是脑脊液);b.粘性鼻涕: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时可以见到粘性鼻涕;c.黄水样鼻涕:鼻窦囊肿有时可以流黄水样鼻涕;d.脓鼻涕:感冒后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时可以表现为流脓鼻涕,小儿单侧鼻腔流脓鼻涕可能是鼻腔异物哦;e.血性鼻涕:鼻部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鼻咽部肿物等可出现流血性鼻涕;另外,萎缩性鼻炎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经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鼻涕已经有所了解了吧,鼻涕很重要,当你遇到“鼻涕的亲戚们”时,不要慌张,也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哦!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5:33
  • 鼻子又痒又堵、喷嚏打个不停、呛得眼泪直流......慢性鼻炎看似小病,但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复杂,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全面认识这种疾病,学会正确的治疗、调理方法,能帮患者减轻苦恼。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3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嗅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等。它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主要表现为:1.间歇性鼻塞,白天、夏季或劳动时鼻塞减轻,夜间、寒冷时鼻塞加重;2.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3.鼻涕是半透明的黏液,继发感染后会出现脓涕;4.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后者的主要表现是双侧鼻腔的持续性鼻塞,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导致慢性鼻炎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全身因素,如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急性传染病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均可引起鼻黏膜长期淤血或反射性充血。此外,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内分泌失调、嗜好烟酒及过度疲劳等,会引发慢性鼻炎。二是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炎症等,可能会演变成慢性鼻炎。三是环境因素,如长期吸入粉尘、二氧化硫、甲醛及乙醇等刺激性物质。慢性鼻炎以保守治疗为主。用药包括:1.减充血剂,如1%麻黄碱滴鼻液、赛落唑啉鼻雾剂(诺通)、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达芬林)等。通常在慢性鼻炎伴发急性感染时才可使用这类药物,一般应用7~10天,长期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2.激素类制剂,较常用的有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这些药有抗过敏、抗炎等效果,对由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鼻炎具有一定效果。3.其他消炎制剂,如10%弱蛋白银滴鼻液、纳米银抗菌水凝胶(鼻炎净)等,对于慢性单纯性鼻炎具有一定效果。平时也可用一些小的技巧来缓解鼻塞症状,如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两侧,上下稍用力推移,上至内眼角下,下至鼻翼上方,每次10分钟,每日2次。鼻塞加重的时候,可按摩迎香穴和鼻通穴位,还可应用淡盐水冲洗鼻腔。但要注意不可强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可按住一侧鼻子擤出鼻涕,或回吸鼻涕从嘴里吐出。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手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分切除,对肥厚的鼻甲黏膜或鼻甲骨进行部分切除。另一种是微创手术,采用微波、激光、等离子方法,对肥厚的鼻甲黏膜进行处理来改善鼻塞引起的各种症状。不过,手术只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效果明显,如果是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尤其是伴有精神焦虑的患者,应听从医生建议,慎重选择治疗手段。在药物或手术治疗过程中,鼻炎患者要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及时治疗。急性鼻炎要及时治疗,以免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演变成慢性;严重的鼻中隔偏曲、鼻窦炎要及时手术;邻近部位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也是形成慢性鼻炎的原因,也要尽早治疗。二是别乱用药。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等,会加重病情,造成“药物性鼻炎”。所以不能一有症状就擅自用药,用药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三是避开污染。远离粉尘环境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等;避免接触温度和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烘熔、冷冻等;减少出入人群密集场所的次数;雾霾天注意戴口罩。因职业关系常待在污染区的患者,建议每天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1~2次。在日常护理方面,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跑步、散步等运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4:33
  • &由于儿童的免疫机制不完善,加上鼻腔结构的特殊性,儿童非常容易得鼻炎。那么慢性鼻炎对儿童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慢性鼻炎对儿童的危害1、影响容貌如果小孩子患上鼻炎很容易对容貌产生影响,鼻炎会导致鼻塞,迫使孩子张口呼吸,而长期的张口呼吸可使嘴唇变厚、牙齿向外突出、鼻梁扁平、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齐,形成“鼻炎面容”,导致容貌变丑。2、影响智力如果孩子的鼻炎发展为慢性鼻炎还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影响,可蔓延到周围的鼻窦,形成鼻窦炎,导致头痛、记忆力减退。同时,慢性鼻炎症造成鼻腔狭窄而影响通气,呼吸不畅,可使肺膨胀不全,吸氧量减少,导致身体长期慢性缺氧,影响脑的正常发育而累及智力。3、影响听力由于鼻炎常伴有的症状就是流涕,如果鼻涕量过大还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影响。如果擤鼻涕的方法不当,加上孩子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直,鼻涕里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耳内,引起中耳炎,表现为耳心痛、耳鸣,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耳朵流脓,导致听力受损。如何预防慢性鼻炎1、预防感冒感冒往往引发鼻炎复发,为此若患外感应及时及早治疗。2、鼻塞不可强擤鼻鼻塞时不可强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鼻出血亦可防止带菌黏液逆入鼻咽部并发中耳炎。3、刺激食物少食4、炸辣、腌渍、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多吃,如辣椒、腌渍物、咖喱等。5、不用或少用滴鼻剂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如麻黄素,滴鼻净,治标不治本,使用容易造成药物性鼻炎,形成顽疾。6、冷热交替不剧烈不要长时间呆在过冷的空调房,进出空调房防止冷热交替剧烈引起感冒。7、提高体质加强体育锻炼,用冷水洗脸,提高孩子对寒冷以及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鼻黏膜的分泌,让细菌不容易黏附在鼻腔黏膜上。8、环境孩子的生活环境保持好,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灰尘等等,装潢使用的油漆、新买家具含有的苯、平常使用的毛巾,还有小孩子喜欢的各类毛绒玩具都会成为诱因。鼻炎造成鼻塞会影响孩子晚上睡眠,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小孩子还可能因为长期张口呼吸及缺氧,造成智力及五官发育不良。所以小孩子鼻炎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要拖成慢性鼻炎。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3:37
  • 鼻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儿童体质的特殊性,如果儿童鼻炎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只是小儿感冒和鼻炎你分得清吗?如何分清小儿感冒和鼻炎普通感冒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和冬春季,发病比较急,早期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等症状,后期鼻涕会有黄脓,一般持续时间7-10天;而过敏性鼻炎的持续时间至少要两个星期以上,主要有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喷嚏,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家长可以通过发病时间长短、鼻涕是否黄脓样判断,另外可以根据血常规检查、鼻腔镜检查等判断是否为鼻炎。小儿鼻炎对孩子危害有多大鼻塞、晚上睡觉打呼噜:因长期严重的的鼻塞症状,使孩子呼吸困难,从而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出现,睡觉时严重缺氧,不及时控制病情,可诱发脑梗塞,或者是突发心脏病等,甚至会有个别患者出现夜间猝死的情况。呼吸障碍、血氧浓度降低:人体只有正常的呼吸,才可以给身体补充足量血氧浓度,可是如果慢性鼻炎发作时间过长,那么患者的鼻塞症状就会变的极其严重,这时人体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从而使血氧浓度降低。易引起高热惊厥:临床上发现,很多高热惊厥的孩子很多都有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这可能是因为患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特别是急性鼻窦炎,一般都是39℃以上的高热,所以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孩子由于自己不会擤鼻涕,所以分泌物往往聚集在鼻腔、鼻窦,甚至倒流至咽部,从而引起严重的鼻塞而张口呼吸,导致颌面部发育障碍,使上颌前牙排列不齐,下嘴唇厚,呈现“腺样体面容”。若同时存在腺样体肥大,则导致孩子睡眠时打鼾、拒食及呼吸困难。影响保护功能:鼻腔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清洁过滤、加温和保湿。过度干燥、寒冷会通过影响鼻腔黏膜表面的纤毛的摆动,而减弱鼻子的“除尘”功能。易引发并发症:人体五官相通,鼻腔炎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中耳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甚至有时候会引起少见的眶内感染。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2:08
  • 寒流、流感、花粉、空气污染雾霾严重……让人们纷纷戴上了口罩。然而,很多人同一个口罩戴了三四天,甚至发黑了也不换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韩淑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长时间佩戴口罩,口腔呼出的气体会附在口罩内侧,如果不及时清洗或更换,很容易滋生细菌,反而伤害健康;污染物堆积在口罩上,也会影响呼吸系统。韩淑华表示,一般情况下,口罩应每天更换或清洗。在污染天气较严重时,更换频率应更频繁,最好超过四小时就不要再使用;如果口罩潮湿,也应立刻更换,以免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密封性越好、呼吸时越需用力的口罩,佩戴时间要相应缩短。佩戴口罩时,首先应洗净双手,不要触摸口罩内侧,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将鼻子、嘴巴、下巴和周围脸颊全包裹上,压紧鼻夹,不留空隙。另外,口罩不要囤积,即买即用,否则储存时间长,也会滋生细菌。种类的选择上,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普通棉布口罩、N95类专业防尘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三种。棉布口罩能起到的防护作用微乎其微,只能挡住一些灰尘和粗大颗粒物,空气质量较好时用这种即可。这类口罩使用很广泛,但没有相应使用标准及规则,不建议老人和儿童经常使用。棉质口罩每天可采用泡热水、暴晒等方式消毒,清洗时不要用力揉搓。专业防尘口罩密封效果好,但呼吸阻力较大,建议佩戴半小时后摘下呼吸半小时,长时间佩戴会损伤呼吸系统,尤其不适合老人、儿童、有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有呼气阀的口罩适合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例如在人多、空气质量差且空气不流通、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比一般口罩对于细菌、病毒的阻挡性强,不过并不能阻碍PM2.5。老人、儿童等敏感群体可以使用,但建议佩戴1小时左右,要摘下呼吸一段时间。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1:01
  • 颈部肿块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由于颈部结构众多,较容易忽视病情,延误必要治疗。通常颈部肿块分为三类,即炎性病变、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据统计,在非甲状腺肿块中,颈部肿块80%为肿瘤;在肿瘤中,恶性占80%;在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者占80%;在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80%位于锁骨上来源。炎症性肿块的表现比较好诊断,一般都有“红、肿、热、痛”这些炎症表现,比如临床常见的急性淋巴结炎、颈部脓肿等。先天性疾病多数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就能发现,大多数是囊肿性疾病,如甲状舌管囊肿、腮裂囊肿等。肿瘤在颈部肿块中最多见,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等。恶性肿瘤又可分为原发于颈部的和转移性的,转移性(主要是淋巴结)肿瘤多见。原发恶性肿瘤常见的是淋巴瘤和甲状腺等器官的癌。转移性肿瘤多来源于头颈部,少部分来源于胸、腹腔器官,多位于颈侧区。颈部肿块组织来源复杂,生物学特性各异,对于颈部肿块的诊断应该从病程、肿块部位、性质等各个方面综合判断。一般说来,短时内(如7天)发生的肿块一般为炎症性,已经发现很长时间的肿块(如7年)多为先天性,病程中等的(如7月)多为肿瘤。对于颈部肿块的防范,应注意以下几点:如有怀疑颈部长了肿块,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争取早发现。要关注头颈部器官的症状,重视鼻、咽、喉部的不适,如耳闷、耳鸣、吞咽不适、异物感等症状不要轻易忽视,早做检查;对于家族中有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别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人群,更应该定期健康检查,及时防范。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49:47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