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条结果

  • 那是毛囊,不要紧的
    城南里 2020-02-08 10:42:42
  • 您可以和妇幼医院提前预约,让她们合理指导您去做产检,但必须注意防护安全措施
    用户wy02627847828 2020-02-02 10:54:53
  • 你可以先去肿瘤医院联系床位,尽早住院治疗
    2020-02-02 10:51:19
  • 胰岛素的贮存未开封的胰岛素均应贮存于2~8℃的冰箱内,避免冰冻。开封后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28天(一般指25℃左右)。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反复震荡。外出旅行可将胰岛素放于保温袋中。使用中的胰岛素笔不应放入冰箱,否则会对注射笔造成损害,影响其寿命。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部位按吸收快慢依次为腹部(脐周除外)、上臂三角肌、大腿内外侧、臀部。对于短效胰岛素优先考虑注射在腹部,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优先考虑注射在臀部。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会使局部组织吸收胰岛素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故应注意轮换注射部位。(1)左右轮换:交替地从左侧到右侧(第1天7:00在左腿内侧注射,第2天7:00则在右腿内侧注射);(2)同一注射部位不同区域轮换:从上次注射部位旁2厘米处注射。注射方法应保证胰岛素注入皮下组织。1操作前准备(1)确定吃饭时间。注射前30分钟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待药液接近室温后再注射。(2)洗手、准备好乙醇棉球、注射装置。(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剂型。(4)仔细观察胰岛素外观。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中效、长效与混合胰岛素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为乳白色。2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的注意事项(1)如果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将药瓶平放在手心中,用双手夹住药瓶,来回滚动十下左右,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2)注射胰岛素前,先用乙醇棉球消毒瓶塞。(3)用注射器抽取与所需胰岛素等量的空气注入瓶。(4)左手将药瓶倒转,用右手抽取所需胰岛素量。(5)自行混合两种剂型胰岛素时,须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将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中,这瓶胰岛素将不能再用。(6)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7)选好注射部位后,用乙醇棉球消毒皮肤。(8)等乙醇干后,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另一只手将针头的一半以45°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被捏起的皮肤,针头在皮下停留10秒后拔出。(9)用干棉球按压,不要按摩注射部位。3使用胰岛素笔的注意事项(1)胰岛素笔和胰岛素笔芯要匹配使用,使用的是哪个厂家的胰岛素笔,必须使用该厂生产的配套胰岛素笔芯。(2)检查笔芯中药液性状、有效期并安装笔芯和针头。预混胰岛素一定要充分摇匀。(3)每次安装新笔芯和针头时必须排气。方法是将笔垂直竖起,将剂量选择旋钮旋至“1”再推至“0”位,直至排出一滴胰岛素液为止。(4)选好注射部位后,常规消毒,将剂量旋钮旋至所需胰岛素量刻度,右手持胰岛素笔将针头垂直扎入皮下推注药液。若皮下脂肪薄,应45°角进针。剂量旋钮归零位,针头在皮肤下停留10~15秒后拔针。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2分钟。(5)注射完毕后套上内针帽,旋下针头,将废弃针头丢弃,戴回笔帽。如何减轻疼痛(1)胰岛素放至室温后再注射。(2)使用的注射针头细而且锐利。(3)待乙醇挥发干后再注射。(4)更换注射部位,以不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徐红梅 主治医师 2018-03-25 08:22:03
  • 为了避免久坐关节痛,你可以做这些活动,如果领导不允许,让他来找我 久坐不动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久坐不动是身体健康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即使你利用业余时间增加身体的运动锻炼,也无法消除上班时久坐不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 持续坐位工作不超过一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三五分钟是避免久坐不动危害的根本方法。能够适时的离开办公桌也是有技巧的。 1.去卫生间非常好的理由。为了多活动一会,可以步行去不同楼层的卫生间。去一次卫生间又有步行,又有上下楼梯,是绝佳的三五分钟的锻炼,一定要利用好。 2.起来倒杯水多喝水是一个好习惯,为了多次站起来去倒水,可以把自己的水杯换成小号的。每天1600毫升饮水了,400毫升的大杯就4次,如果换成200毫升的就需要站起来8次。 3.与同事面对面沟通交流如果可以,走过去与同事面对面站着解决问题,避免通过电话等方式。这样也可以增加离开办公桌的机会。 4.站起来接打电话接打电话时,可以站起来离开办公桌走到别处站着或走动着完成,也可以有效活动身体避免久坐。
    张哲 主任医师 2019-12-25 12:18:22
  • 髌骨关节是膝关节股骨滑车和髌骨之间的关节。根据图1大家可以看到髌骨和股骨滑车,滑车有一个凹槽,供髌骨滑动,同时髌骨和胫骨是髌韧带,上面是股四头肌牵拉。 髌骨主要作用是全身最大籽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沿着股骨滑车活动,在伸膝关节过程中起杠杆作用,让膝关节更加伸直。 有研究报道,人在上下楼过程中髌骨关节压力是平地行走的6~8倍。所以,在破路行走和深蹲过程中斌骨关节软骨压力大,容易损伤。 髌骨关节炎,出现这种情况上下楼时,及单腿下蹲过程中关节会痛。
    张哲 主任医师 2019-12-25 12:16:46
  • 症状不相符,没有接触史,暂不支持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为流感感冒引起,但由于出现高热,建议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020-02-01 14:27:48
  • 一. 什么是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由支气管收缩、粘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引起),而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 二. 哮喘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高吗?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较前有明显增加。综合世界各地的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哮喘患病率在3.3%~29.0% ,成人哮喘患病率在1.2%~25.5%,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发现,1990年患病率为0.9%,2000年平均累计患病率达1.5%,10年问上升了64.8%以上,说明我国的儿童哮喘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哮喘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三. 你了解哮喘的自然过程吗? 哮喘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30%病人在1岁时有症状,80%~90%哮喘儿童首次症状在4~5岁前,其过程及以后严重程度较难预测,多数为轻中度,少数严重难治哮喘多为常年发作。哮喘开始年龄早晚与预后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多数严重患儿喘息发生于生后第一年,并有过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哮喘史。轻中度患儿预后尚可,有长期研究指出50%此类哮喘患儿在10~20岁时症状缓解,但在成人期还有可能发作。有严重激素依赖(特别是未经正规治疗经常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控制发作)并经常住院者95%转为成人哮喘,此时气道的高反应状态何时消失并不清楚。哮喘的死亡与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力有关,国外发达国家近几年由于推广吸入激素治疗及管理教育,病死率较前明显下降,我国目前尚无统计结果。 四. 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 内因 1) 过敏性家族史及个人过敏体质因素:过敏性家族史是指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病史,个人过敏史是指曾患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或有任何食物、药物过敏者均视为有个人过敏史。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一方有哮喘,有25%可能发生哮喘;如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则有50%子女可能有哮喘。过敏体质是流行病学群体研究资料显示,哮喘患者中50%具备过敏体质。家系研究提示,若两者同时存在时,其亲属患哮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2) 性别:儿童期哮喘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孩气道较狭窄,气道高张力有关 ,这些因素增加了男孩对各种损伤所致的气流受限。然而,这种性别导致的发病差异在青春期后逐渐消失。与之相反,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哮喘症状加重,导致在青春期及青春期以后女性哮喘的患病率增加。 3) 肥胖:近年来,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注意到美国20~74岁肥胖症的患病率从1960年13.4% 增加到1962年的27.6%,女性肥胖症患者由1980年15.8%增加到1996年的33.2%,与此同时,哮喘患病率由1980年至1996年增加了73.9%。一些证据也显示,高体重指数与哮喘高患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外因 1)室内变应原:室内变应原包括屋尘、动物变应原、蟑螂变应原和真菌。室内地毯,空调机或加湿器都将成为尘螨、蟑螂及其它昆虫的理想栖息地,亦成为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地。①屋尘是由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组成,包括纤维、霉菌孢子、花粉、昆虫、昆虫粪便、哺乳动物的头皮屑、螨虫和螨虫粪便。②动物变应原:家养的动物通过其分泌物、排泄物和皮毛释放变应原。③蟑螂变应原的致敏性在某些地区甚至比尘螨过敏更常见,多数蟑螂适于居住在热带环境;但在空调房间亦可繁殖。螳螂的躯体、皮屑、粪便和虫卵均有较强的致敏性。④真菌:真菌生长在制冷、加热、湿化系统中,室内湿化器促进了真菌生长及增加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最常见的室内真菌是青霉菌、曲霉菌、支链孢属、支孢子菌属和念珠菌属。可通过皮肤过敏原检测测定。 2)室外过敏原:最常见的是花粉。花粉变应原主要来自树木、青草和野草。一般来说早春以树木花粉为主,晚春和夏天以禾草花粉为主,夏天和秋天以杂草花粉多见。与哮喘恶化、症状、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增加有关,可引起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发作。可通过皮肤过敏原检测测定。 3)饮食结构:小儿的饮食结构在哮喘的发病上影响越来越大,已有研究表明牛乳喂养或食用大豆蛋白较母乳喂养在儿童时期更易发生喘息性疾病。特别是具有西方饮食结构特点,即高蛋白,高脂肪并增加摄入保质期较长的食品常导致哮喘或变应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近年来随着婴儿配方奶粉和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更是导致哮喘的发作。已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减少哮喘的发生,因母乳含有丰富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能增加婴儿粘膜上皮抗感染能力,有助于减少病毒引起喘息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是任何配方奶粉所不能匹及。 4)呼吸道感染感染:流行病学证据证实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诱发成年人和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喘息的主要病毒。婴幼儿期的细菌感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对其成年后哮喘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5)被动吸烟:对于小儿来说被动吸烟会增加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不论是在妊娠期间还是婴幼儿期或儿童时期。**燃烧飘出的烟雾比吸烟者自己吸入的烟雾更具有毒性,特别易刺激呼吸道黏膜。母亲在妊娠期间吸烟或加上家庭成员吸烟,儿童在出生后会增加其发生哮喘和喘息症状的发生率。母亲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吸烟会使儿童在第1年内出现喘息症状是普通孩子的4倍。 6)其它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鼻炎、鼻窦炎等常与哮喘发作有关,恰当治疗其中每一种疾病均可改善哮喘病情。胃食管返流也可引起哮喘发作,尤其是儿童。当返流纠正哮喘也会得到改善。 五. 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咳嗽、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常于夜间或清晨加重,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惟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 六. 作为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哮喘? 由于哮喘症状的非特异性,常导致病人就诊时会得到的种各样的诊断。很多患儿因诊断为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采用不恰当的一系列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故要建立哮喘的正确诊断,才能给予适当的治疗。做为家长如果发现患儿存在以下任何征象或症状,即应高度怀疑哮喘: (1)频繁的喘息发作-多于每月一次,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咳嗽,尤其在夜间发生而没有感染因素, (4)症状在接触以下物品或在下列情况下出现或加重:毛皮动物、化学气雾剂、气温变化、屋尘螨、药物(阿司匹林等)、运动、花粉、呼吸道感染、烟雾、剧烈情绪波动。 (5)儿童的感冒反复地“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天以上才恢复, (6)症状在服用哮喘治疗药物后减轻。 七. 疑似哮喘患儿需要做哪些检查? (1)变应原的测试:主要通过皮肤过敏原点刺及食物过敏原筛查以了解是否存在过敏原。 (2)肺功能的测定:可通过肺功能检查以了解是否有气流受限。 (3)气道高反应性测试:主要用于肺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内,通过激发试验(乙酰甲胆碱、组胺或运动试验)观察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八. 治疗哮喘的药物有哪些,哮喘为何要长期治疗? 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急性发作主要给与支气管扩张剂,口服激素或静脉应用激素及茶碱类药物,必要时需住院治疗。恢复期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哮喘是一个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应引导家长尽早应用抗炎治疗,尤其是吸入激素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现已国际通用即GINA方案。但在我国吸人激素的治疗率仍然很低,可能由于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吸人治疗花费较高,医患双方均认为吸人治疗负担重。实际上一些研究显示,吸人治疗并不比非吸人治疗花费高,甚至还可能省钱。来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研究显示,吸人皮质激素加强了对哮喘的控制,并因此减少了住院,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婴幼儿哮喘吸人激素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家长停工天数、及使用抗生素的天数等均明显低于未吸人激素治疗的患儿,说明吸人激素对治疗婴幼儿哮喘有较好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吸入激素并不了解,认为长期吸入激素等同于长期口服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吸人激素治疗哮喘还有待于在我国儿科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 九. 如何做好哮喘的预防? 1.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从哮喘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定量预防治疗,避免随便停药、减量。通常情况下,患儿应该在初次就诊后1-3月复诊,哮喘控制后每月复诊一次,一旦出现加重,应立即就诊。 (1)若在执行目前治疗方案后,哮喘未获控制,则需要升级治疗,一般情况下在1月内应看到病情改善。但应首先查看用药技术、依从性和危险因素避免情况。 (2)如果哮喘控制了至少3个月,应到医院询问专科医生是否可以降级治疗,不应擅自减药或停药,这一过程较漫长,是哮喘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3)若患儿有明显的过敏原,可给与脱敏疗法,以彻底摆脱哮喘。 2. 另一方面为改善哮喘控制及减少对医疗的需求,患者应采取步骤避免引起哮喘症状的危险因素。 (1)屋尘螨: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和毛毯,并用烘干器烘干或在太阳下晒干,取走地毯,尤其是卧室的地毯,代之以硬直地板。 (2)毛皮动物:从家中移走或至少使它们离开卧室区域。 (3)室内霉菌:降低室内湿度,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 (4)室外花粉、尘螨或霉菌:在花粉高峰期,应管好门窗呆在室内,若无法避免,可预先给予花粉阻断剂涂抹鼻腔或带口罩。 (5)食物、添加剂或药物:对于婴幼儿尽量母乳喂养,不吃小食品,并避免食用过敏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改善饮食结构。 最后,相信家长只要做到这些,哮喘完全可以很好的控制。
    黄立搜 主治医师 2016-09-18 11:21:43
  • 根据年龄 肌瘤所在位置 症状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2017-03-15 20:02:39
  • 1、加强锻炼,注意饮食。要经常运动,保持足够的睡眠,不要有过分的压力。 2、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 3、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不要带孩子、老人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尽量戴口罩。外出回家要先洗手,双手要用力擦洗。洗手要持续15~20分钟。 4、如果家中有人患流行性感冒,要尽量隔离,避免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同流行性感冒病人接触,不要同流行性感冒病人分享食物,共同用餐,更不能同流行性感冒病人同用餐饮用具。
    刘东娜 主治医师 2017-03-15 19: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