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7条结果

  • 各位患者朋友们,由于医院工作安排,成立了“中医部”,各中医科室统一搬到“中医部”M栋大楼,特向大家通知如下:1、中医风湿病科自2017年10月26日起门诊办公地点由原B栋门诊楼3层搬到M栋2层。M栋大楼位于医院院区的西北角,紧临医院3号门。2、M栋大楼的1-2层都属于中医部门诊:1层设有中医肺部(中医呼吸科)、中医肺部二科(中医肺部二科)、内分泌科中医门诊、中医内科,同时1层大厅还有挂号及收费窗口、中成药房、中草药房,1层大厅的正东侧大门出口可直接进入医院院区,1层大厅的正西侧的大门直接临街,可由1层直接出入,更方便患者来门诊就诊;2层门诊由南往北依次是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
    王昊 主任医师 2018-08-18 11:58:14
  • 各位患者朋友们,由于医院工作安排,成立了“中医部”,各中医科室统一搬到“中医部”M栋大楼,特向大家通知如下:1、中医风湿病科自今日(10月26日)起门诊办公地点由原门诊楼三层搬到M栋2层。M栋大楼位于医院院区的西北角,紧临医院3号门。2、M栋大楼的1-2层都属于中医部门诊:1层设有中医肺部(中医呼吸科)、中医肺部二科(中医肺部二科)、中医糖尿病科、中医内科,同时1层大厅还有挂号及收费窗口、中成药房、中草药房,1层大厅的正东侧大门出口可直接进入医院院区,1层大厅的正西侧的大门直接临街,可由1层直接出入,更方便患者来门诊就诊;2层门诊由南往北依次是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中医脾胃病科
    王昊 主任医师 2017-10-26 18:25:49
  • 一提到“三高”,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对于传说中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症,恐怕了解的人就不如“三高”那么多了。高尿酸血症究竟是什么?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就可以确诊为高尿酸血症。当人体血液中尿酸浓度逐渐升高,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时,尿酸随血液流经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饱和的尿酸就会析出,形成尿酸结晶,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继而引发痛风。此外,长期的高尿酸还会导致急性或者慢性肾功能衰竭、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冠心病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既然高尿酸血症如此可怕,那么吃什么药可以有效缓解呢?由于高尿酸血症90%以上是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想要长期控制尿酸水平、抑制痛风发作,可选择立加利仙(苯溴马隆)。苯溴马隆属于尿酸重吸收抑制剂,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血尿酸水平。苯溴马隆于1970年上市,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我国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一线用药。立加利仙目前有德国进口的原研产品,其质量标准更高。血尿酸指标长期达标,可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预防痛风石形成、防止骨破坏、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预防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发生。
    雷旭杰 副主任中医师 2022-12-02 21:08:45
  • 很多人对强直性脊柱炎都不是很陌生。患者应该抓紧治疗,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出现。很多的患者颈椎会出现病变,导致萎缩,颈椎部疼痛,很多的患者还会出现,脖子抬不起来的情况。除了这种病变外,肺部也会出现病变,希望大家应该了解一下,那么,不及时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是什么呢?   1、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症,先有颈椎部,沿颈部向头部、肩部、臂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病变进展可进展至颈胸椎后凸畸形。脊椎病变是一个很严峻病变,很快就会变得脖子抬不起来,这时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状况,去检察,在选择治疗方法。   2、肺部病变:随着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发展,脚廓活动受限,可出现两上肺,尤其是肺尖纤维化、囊性变,甚至有空洞形成。病人可有咳嗽、咳痰、气短,以及咯血,肺功能检查肺活量减少。一般发生于病程20年以上的病人。较少见的肺部表现有胸膜增厚粘连、肺门及膈顶模糊、条状肺膨胀不良等。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   3、虹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比较严重的就属虹膜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中较常见,发生率可超过25%,每次发作约4-8周,易反复发作,有的病人可复发数十次,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而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但大多发生在合并周围关节累及的病人中。少数可发生于强直性脊柱炎症状之前,多数出现在强直性脊柱炎症状之后。一般为单侧性。本病常需局部或全身激素治疗,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但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也可发生视力障碍。   4、心血管病变: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心血管病变受累虽然少见,但也是强直牲脊柱炎的一个重要表现。尸体解剖发现,约1/4,病人的主动脉根部有异常。临床上包括上行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膜下纤维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变和心包炎等。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   5、骶髂关节炎: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进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   6、神经系统病变:少数病例因脊柱强直以后,并发严重的骨质疏松,因此十分容易发生骨折,哪怕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脊柱骨折以颈椎最易发生,尤以第5—7颈椎多见,是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第一、二节颈椎半脱位时,可出现颈部严重疼痛,常放射至颞部、枕部和眶后。   危害后果希望大家重视起来,生活中我们应该更有效的进行治疗,结合上述的分析,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这种疾病,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希望上面的这些危害后果,给大家敲个警钟,希望患者可以有效的进行治疗。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2-24 16:26:11
  • 天气每次变换的时候都成了我们生病的高峰期,很多人不注意保护好身体就会出现了风湿性关节炎。预防风湿病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工作,风湿病患者要积极的对这种自身带来严重的病进行一下治疗,积极的对风湿病选择一下好的预防的办法,那么,风湿性关节炎也会一定程度影响性生活?   风湿性关节炎也会一定程度影响性生活,肌肉的病变影响性生活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但是关节有病,连周围肌肉也疼痛、僵硬, 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也多少到连累,肌肉功能会减退,如涉及到性器官及其附近的肌肉,则交搏时性器官收缩功能会失调。   性生活对本病的影响不太大,如果频繁性生活,当然对整体健康不利,也会加重本病。如果频繁与长期固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2-23 15:01:18
  • 尿酸过高是一种嘌呤紊乱引起的现象,长久不治会给我们造成较大的影响。对身体功能造成威胁,尿酸高的危害应从多个方面来看,尿酸高引起较严重的就是痛风病。由于钠盐沉积引起痛风关节炎症出现肿胀,红肿,刺痛,发热等关节病症,这是急性痛风发作的表现,经常影响我们正常生活。   此外,尿酸高的危害还表现如下两点:   1.影响肾脏正常运作;尿酸高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对患者的肾功能有很大的损伤,长时间处于血尿酸偏高状态的患者肾功能会慢慢下降,直至坏死。早期的表现则为慢性肾炎的出现。   2.形成结石病;任何结石病主要是结晶体的析出,晶体越来越多就会形成石快状,在人体中称之为结石病。因尿酸高而引起的结石病主要是三种结石,痛风结石,肾结石以及尿路结石。都是因为尿酸饱和而细齿的白色尿酸盐结晶体出现在病人不同地方而形成的结石病。   尿酸过高的危害较多,专家建议为了能有效缓解尿酸高。生活中我们应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减少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次数仍然是必需的。猪、牛、羊肉、兔、鸽、沙丁鱼、海鳗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蛤、干贝、蟹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少吃。   同时,为促进尿酸排泄,宜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2-22 17:07:34
  • 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根据时间药理学,选择最适宜的服用药品时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各类药物的服药时间。   高血压   人类血压存在明显的昼夜波动特征。早晨 9:00-11:00 急剧上升,白昼处于较高水平,下午 4:00-6:00 又上升,而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凌晨 3 时达最低值,在早晨清醒前又开始回升。故心脑血管疾病在早晨发生率较高。   一般以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下降幅度 ≥ 10%-20% 表示血压昼夜节律正常,呈双峰一谷型,称「杓型血压」。若夜间血压下降的趋势变小,全天血压曲线趋于平缓,夜间血压下降 < 10% 表示昼夜节律异常,称「非杓型血压」。   1. 杓型血压   上午 7 时和下午 14 时两次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吻合,此时降压效果最好。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以避免血压于夜间的睡眠中过低导致组织灌注不全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老年人。   2. 非杓型血压   却应于晚间睡前服药。钙通道阻滞剂和 ARB 类药物于早晨或晚上服药对 24 h 平均血压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间平均血压,进而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的转化。   糖尿病   胰腺的胰岛β细胞每日分泌胰岛素约为 50 IU,其分泌有节律,清晨始升高,午后达高峰,凌晨跌低谷。因此,清晨给予低剂量的胰岛素,可达到满意效果。上午 8 时可口服作用强而持久的降糖药物,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如甲苯磺丁脲早 8 点服药后 0.5 h 血糖下降幅度明显大于 18 点给药者。   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通过刺激胰岛细胞产生降糖效果,口服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饭前 30 分钟服用为宜。   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等通过促使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起到降糖效果,因此宜饭后服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等在小肠内竞争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使饭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减小,因此,只有进食同时服用才能产生治疗效果。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急心绞痛和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高峰时间均在上午 6:00-12:00。因此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早晨服用生物利用度大,半衰期长,并更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肿胀,僵直和握力下降等症状,以早晨最为严重;而且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节律呈昼夜节律性变化,血药浓度峰值一般在清晨 7-8 时,谷值则在午夜 0 时。所以最好在早晨服用激素类药物。故糖皮质激素均选用早晨 7-8 时给药,短效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每日 1 次。长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隔日 1 次。   抗癌治疗   肿瘤细胞在上午 10 点生长繁衍最快,而正常细胞则在凌晨生长最快,因此肿瘤患者用药的最佳时间为上午 10 点。这时进行化疗,用药最省,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小。   晚期疼痛严重的癌症病人,使用止痛药的时间也有规律;人的痛觉以上午最为迟钝,而午夜至凌晨最为敏感,故止痛药以夜晚临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哮喘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等因素存在生理性昼夜波动,因此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发作。故多数平喘药以睡前服用为最佳,此时哮喘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   β 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等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早上 8 点口服 5 mg,晚 20 点服 10 mg,可使该药的血浓度昼夜保持相对稳定,并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而氨茶碱则不同,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晨 7 点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葡萄糖酸铁、亚铁等铁剂,对胃肠道可产生刺激,必须在胃酸作用下才宜吸收。所以宜在胃酸分泌最活跃的时候用,晚间胃酸分泌最高,故晚 20 点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 8 点高,疗效延长 3-4 倍。   胃溃疡   胃酸的分泌有昼夜规律,在清晨 5 点至中午 11 点最低,下午 2 点至次日凌晨 1 点,所以胃溃疡的腹痛症状多在夜间有发生。   西米替丁(H2 受体阻断剂):空腹服用吸收快;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出现早,与食物中和胃酸相重合;改用全天量睡前顿服。   复方氢氧化铝片:胃黏膜保护剂应于餐前 30 min 服用,利于抗酸、吸着、保护溃疡面。   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有「夜间酸突破」现象,睡前顿服可克服。   下表为大家总结了各类药物服用时间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2-19 11:15:53
  • 临床中,我们常常碰到患者咨询:体检时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我是不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该怎么办?对于这些患者该如何处理?下面为大家进行解读。   其实,我们在医院常规检测的类风湿因子为 IgM 型。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表 1),其中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率最高,达 80% 左右,如伴类风湿结节和脾肿大等时,阳性率达 85% 左右,严重病例可超过 90%,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随下列因素的增多而增强:   ①滴度较高:持续高滴度 IgM 型类风湿因子可提示病情的活动、骨质易受侵蚀及预后不良;   ②2 次以上连续检测阳性;   ③多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   ④与人及动物 IgG 分子均反应;   ⑤除 IgM 型类风湿因子外,还有 IgG、IgA 或 IgE 型类风湿因子。   因其他风湿性疾病、蛋白代谢遗传异常及有慢性抗原刺激的其它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 / 皮肌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并发阻塞性肺纤维化者,类风湿因子均可出现阳性。   且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在一般健康成人约 1%~3%,年龄较大者 5%,婴幼儿 0.3%,儿童 10%~20%,老年人每增长 10 岁,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增高 1 倍,大于 75 岁的老年人的阳性率可达 25%,因此类风湿因子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并非特异。也就是说,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病人,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相反,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一定不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化验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各方面情况作具体分析。如类风湿因子阳性,应进一步检查其滴度,并测定用于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指标如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等以及诊断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和抗 ENA 抗体等。   综上所述,如果检测类风湿因子阳性仍需要进行理性分析,不能盲目用药,必要时可至医院就诊寻求帮助。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2-18 09:13:32
  • 很多病人来看病因为准备不充分,给看病造成一定的困难并耽误了时间,那么到风湿科就诊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1、要把自己的问题想清楚,整理出个123来,避免遗漏,自己的不适自己知道,只有你告诉了医生,医生才能采纳思考,关键信息的遗漏会影响诊断进而影响治疗。另外不要回避医生的问题,医生根据你的情况会反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肯定对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要不医生不会去问的,一定要如实回答,听不清楚或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反问医生而不能含糊作答。   2、化淡妆或者不化妆,特别是不要抹口红,否则影响医生对你基本状况的判断并可能会影响诊断和治疗,金属饰品会影响影像学检查的进行最好去除。   3、诊病前一天洗澡去除身体的异味,特别是有臭脚的朋友还是注意好,虽然医生可能不怕脏不怕丑,但是这种味道还是很尴尬的,部分医生有可能简化诊病流程,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4、穿容易穿脱的衣服,特别是不要穿紧身的衣服或者连体的衣服,医生有时需要暴露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来查看,这样会造成很大的不方便,甚至会因此放弃检查,对疾病的诊治自然有不好的影响。   5、如果不清楚医生要做什么检查最好空腹,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否则会造成假性的异常影响医生的判断;虽然进食不影响X片的拍摄,但会对读片造成困难,拍胸腰椎骨盆X片前最好空腹并排空大小便增加X片结果的清晰度。   6、带齐所有自己以前的检查结果和病历,包括自己正在口服的药物,即使你认为无关紧要的正常结果都应该带齐,这些对疾病的诊断都可能提供重要参考,即使要复查也可以做一个对比。   7、一定要按照正常的就诊秩序,除非是符合国家或者医院的优诊条件,否则不要加塞,这样会给医生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会把你归到麻烦病人一列而特殊对待,如果有特殊情况应先和门诊护士协商,由护士酌情安排。   8、医生的诊室一般自然分成三个区域,一是病人检查区,一是交流区,而是医生活动区,病人一般应在医生的侧面或者对面,病人或者家属不要站在医生的后面,不要试图和医生身体接触,或者触摸医生的用品,这些不符合诊疗规范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疾病传播,还可能会影响医生情绪进而影响到你的治疗方案。   9、在你前面有病人的情况下,为尊重别人的隐私,请尽量不进入诊室,进入后也不要靠近,特别是不要大声喧哗、聊天或者接打电话而影响别人的诊治,在大夫和其他病人交流期间不要插话影响大夫的思路甚至会造成病人之间的矛盾,确实有问题可以咨询护士、辅诊人员,如确实有问题需要询问,请等待其他病人就诊结束再问。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2-01 14:26:36
  • 如果您没有复查,一直盲目继续服用这个药,到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时已追悔莫及了,有损身体健康,还得花更多的钱去治疗肝脏,代价比定期复查大太多了。所以定期复查能利于医生判断患者身体状态、药物的疗效及对患者身体是否有副作用,适时调整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复查间期一般建议初始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2周后门诊复查尿酸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如果没有异常,可改为1个月复查一次;复查结果没有异常,可2-3个月复查一次。建议最少3个月复查一次尿酸和肝肾功。有肾结石的患者,建议3-6个月复查肾脏B超以观察结石变化情况,有无增多、增大,及时处理。肾脏B超检查比较方便,但是需要预约,最好能提前预约。而且
    强红伟 副主任医师 2016-01-24 09:36:31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