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764条结果

  • 口服给药时,胃肠道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胃酸,胃肠道血流量,胃肠道肌张力和排空快慢等均有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服药时间按与进食的关系可以分为:空腹服(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饭前服(饭前30-60分钟)、饭时服(进餐前后片刻)、饭后服(饭后30-60分钟)。 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 优甲乐:晨起空腹服药 多西环素:空腹服药 屈他维林:空腹服药 他克莫司胶囊或环孢素:空腹服药(用牛奶或是果汁葡萄柚除外),吸收更佳。 需要饭前服用的药物 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适量水送服 硫糖铝:饭前服药 思密达:饭前服药 乳果糖:饭前服药 乳酸菌:饭前服药 需要饭时服用的药物 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饭时服药 易善复:饭时服药 溴隐亭:饭时服药 硫酸羟氯喹(纷乐或赛能):每次服药应同时进餐或饮用牛奶 需要饭后服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片:饭后服药 钙片:饭后服药,睡前更佳 硫唑嘌呤:饭后服药 辅酶Q10:饭后服药 骨化三醇:饭后服药 肾上腺色腙片:饭后服药 叶酸片:早餐饭后服药 甲泼尼龙或泼尼松:早上8点饭后1次性给药 不受进餐影响的药物 硒酵母、甲钴胺、硝苯地平、维生素E、替诺福韦、白芍总苷、复方阿胶浆、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 以上是我院复发性流产门诊患者常用药物的服用方法,服药频次剂量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 以上内容引自药物说明书以及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冯春香 副主任医师 2020-05-20 20:57:27
  •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身血管炎疾病,1967年由Kawasaki首次报道,后以其名命之,属自限性疾病,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可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未经正规治疗的患儿,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5%~30%,而早期大剂量的丙球(IVIG2g/kg)的使用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降低到5%。典型的川崎病诊断较为容易,但对于不完全型川崎病,往往会被误诊或漏诊,未能得到及时治疗,遗留心脏后遗症或导致死亡。通过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学习,希望能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典型川崎病诊断并不困难,其诊断标准如下:1.发热≥5d;2.双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3.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口腔黏膜弥散性充血;4.多形皮疹,无水疱及结痂;5.急性期掌跖发红、指(趾)端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膜样脱皮;6.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大,直径>1.5cm。符合上述6项中5项(发热作为必备条件)及以上即可诊断。若少于5项者,而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扩张者也可诊断为川崎病。不完全型川崎病(IncompleteKD,IKD)约占20%左右,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无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指标,误诊率较高,常常容易误诊为普通感冒、败血症、药物过敏、猩红热、麻疹、腺病毒感染等,尤其易误诊为普通感冒及败血症,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且相对典型川崎病更容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预后更差,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患儿心脏病的发病率至关重要。发热是IKD最常见的症状,如合并以下情况,IKD可能性大:1.肛周皮肤潮红、脱屑,多于发热3~5天内出现,可作为早期诊断线索之一;2.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亦为早期诊断线索[6~8];3.指端膜状脱屑,但症状出现较晚;4.对于发热>5d,符合2~3项KD诊断标准者,且具备下列3项及以上者即可诊断为IKD:(1)CRP>30mg/L;(2)ESR>40mg/L;(3)清蛋白≤30g/L;(4)贫血;(5)转氨酶升高;(6)发病7天后血小板显著增多>450×109/L;(7)急性期白细胞计数≥15×109/L,以粒细胞为主;(8)尿中白细胞≥10个/HP。其中,CRP、ESR、PLT升高为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CRP升高为其独立危险因素。5.发热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且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超声心动图示血管壁辉度增强、冠状动脉未逐渐变细、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包积液者。IKD在婴幼儿冠脉病变出现较早,可于发病3d内出现。6.心肌酶改变,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表现,但特异性不大。治疗早期丙种球蛋白2g/kg一次性静脉输注,阿司匹林30~50mg/kg·d,分3次口服,热退3天后减量为3~5mg/kg·d,顿服;若无冠脉扩张,服用8周左右;若存在冠脉扩张,持续口服至冠脉恢复正常后方可停药。总结当临床上患儿持续性发热,原因不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伴有口唇充血皲裂、双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皮疹、肛周脱屑、指端膜状脱屑、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大等,但不能满足5项者,需完善血常规、ESR、CRP等检查,高度怀疑不完全型川崎病者建议及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协助的诊断,必要时放宽标准,早期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宁铂涛 主任医师 2024-04-29 19:55:29
  • 甲状腺癌是目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理上分为四大类型。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常见,但其分型极其复杂。根据2022年版甲状腺癌诊疗指南PTC分为14个亚型,包括微小PTC、包裹型、滤泡亚型、弥漫硬化型、筛状-桑葚样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靴钉型、实性/梁状型、嗜酸细胞型、沃辛瘤样型、透明细胞型、梭形细胞型、乳头状癌伴纤维瘤病/筋膜炎样间质。 以上14个亚型中,大部分为外科临床医师和病理科医师所熟悉,但有的类型则比较陌生,如沃辛瘤样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简称WLPTC)就是其中的一种。 要了解沃辛瘤样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先了解沃辛瘤是怎么回事。本病首先由Albrecht和Arzt于1910年报道,并称之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1929年Aldred Scott Warthin首先详细描述了一系列腮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所以该瘤又被称为Warthin瘤,即目前的名称。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称之为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 沃辛瘤好发于大涎腺,以腮腺为主,其次为颌下腺,可同时双侧发生,以中老年男性多发,可能与吸烟有关。除大涎腺外,Warthin瘤还可以发生于身体其它部位,如颈部、喉部、鼻咽部,甚至可以发生于附睾。 沃辛瘤的大体表现是,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界限清楚,剖面部分为囊性,常为多囊状,有乳头突入囊腔中,腔内充有黏液或红染物质,并有胆固醇结晶析出。 图1:肿瘤形成囊腔,内见上皮衬覆的乳头状突起,上皮下为淋巴组织间质。 沃辛瘤光镜下表现是:肿瘤由腺上皮及淋巴样间质构成,假复层柱状上皮围成不规则的腺管及囊腔,上皮细胞的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电镜证实为线粒体。上皮下间质中充满密集淋巴细胞,并有淋巴滤泡形成。在淋巴细胞中主要为B细胞,但也有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细胞。 图2:高倍镜下的嗜酸性上皮细胞,包括柱状细胞及立方细胞。 介绍了沃辛瘤的基本知识后,再来了解一下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LPTC)就比较容易了。 WLP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1995年由Apel等首次报到。WLPTC约占全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0.2%~0.6%,因其形态学改变类似涎腺的Warthin瘤而得名。至2015年,该肿瘤报道尚不足120例。至2021年国内仅报道17例(含本院4例)。2017年WHO内分泌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才将其纳入新增类型。国内2022年版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将其纳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亚型。 北京协和医院【刘彤华诊断病理学】中介绍,甲状腺Warthin瘤样肿瘤(Warthin-like tumor):,其形态像涎腺的 Warthin 瘤,常伴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特点是肿瘤中心囊肿形成。乳头被覆嗜酸性细胞,胞质颗粒状, 核具有乳头状癌核的特点,乳头轴心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其生物学行为与乳状癌相同。 至于沃辛瘤和Warthin瘤样肿瘤两者有何不同,在【刘彤华诊断病理学】将沃辛瘤归于涎腺的良性肿瘤,而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则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亚型。由于WLPTC较为罕见,且形态学结构较为特殊,因此在病理诊断上需要与多种甲状腺疾病鉴别:其中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嗜酸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鉴别要点,都是间质中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而桥本甲状腺炎鉴别要点则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无乳头状结构,也没有乳头状癌的核特征。 在治疗上,Warthin瘤和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两者都首选手术治疗。 结语: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LPTC)属于少见或罕见疾病,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其预后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WLPTC和Warthin瘤到底有什么关联?以及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诸多方面,因为病例较少,还有待积累更多的病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经验,采取合理的、适度的,而不是过度的治疗方法,以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注:沃辛瘤和Warthin瘤样肿瘤中英文对照: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 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 淋巴囊腺瘤(cystadenolymphoma) 沃辛瘤样肿瘤(Warthin-liketumor) 沃辛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variant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WLPTC) 参考文献: 1.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年12月 2.刘彤华诊断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2018年12月 3.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豆丁网 2024年 4.王东海等,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观察,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年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4-25 20:37:09
  • 目前,在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非常常见,但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结节却少见,只有1%~2%,大部分为良性。尽管少见,其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却是成人的2-3倍。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和成人一样,也是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但其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因此更需要高度重视,并予以合理的处理。 最近有作者研究发现,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达达62.0%,将184例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14例)和无转移组(70例)。分析导致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癌灶大小(≥5mm);肿瘤病灶数;病变腺叶数;侵犯被膜情况等和转移有关。而性别、年龄、是否甲亢、是否桥本甲状腺炎等和转移无关。 多因素分析发现,原发癌灶大小、肿瘤病灶数、侵犯被膜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另有研究研究认为,当原发灶直径≥7mm时,不仅要注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还应留意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较为少见的儿童内分泌肿瘤。与成人相比,儿童和青少年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且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外侵犯、颈部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手术风险较大,但生存率却与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大部分是处于在校学习期间,如何处理这些患者,更具有特殊性,尤其需要和患者本人及家属认真交流协商,制定个体化处理方案,进行规范化和合理、合适的处理。 参考文献:余嘉隆,卢秀波等,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42(9):1026-1030 北京霍普医院甲状腺外科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4-15 12:13:57
  •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简称FNAB,是一种确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细针穿刺有穿刺指证、禁忌证,在国家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有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穿刺适应证。(1)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有恶性征象者,推荐穿刺;(2)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穿刺。但以下情况之一,考虑穿刺:①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②超声所见颈部淋巴结异常;③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④甲状腺癌家族史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病史;⑤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阳性;⑥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甲状腺穿刺的排除指征有:①甲状腺核素显像热结节;②纯囊性结节。 甲状腺穿刺的禁忌证有:①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减低;②穿刺途径可能损伤邻近重要器官;③长期服用抗凝药;④频繁咳嗽、吞咽等难以配合者;⑤拒绝穿刺;⑥穿刺部位感染,先处理感染,再择期穿刺。⑦女性月经期为相对禁忌证。 以上介绍了甲状腺可疑结节穿刺的指征、禁忌症等基本原则。至于到每一个具体病例,还是要分别对待。甲状腺细针穿刺,属于创伤较小的检查。但有的患者可能害怕疼痛,不愿穿刺。其实在穿刺时,医生会在局麻下穿刺。而有的医生,穿刺技术娴熟,不用麻药直接穿刺,据患者讲述,疼痛非常轻,完全可以接受。患者不愿穿刺的另一个顾虑是,害怕穿刺结果就是甲状腺癌,这种情况,需要和患者好好沟通,消除顾虑。当我们为患者安排甲状腺穿刺时,一定要了解,如果穿刺结果是甲状腺癌,患者能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根本不能接受甲状腺癌的现实,拒绝治疗,这种情况是否穿刺就要慎重考虑了。穿刺明确是甲状腺癌,患者又不愿意外科治疗,对于患者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于病情也不利。还有就是,患者有穿刺指征,近期要考试、或者马上面临就职或其它情况,是否穿刺,也需要和患者及家属商量,选择合适的时间择期穿刺。 结语: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需要临床和超声科医生认真掌握穿刺的指征、禁忌证。要了解患者的顾虑,进行认真的交流。当患者顾虑重重或者穿刺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安排其它相关检查,而不是急于安排穿刺检查。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 北京霍普医院 甲状腺外科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4-14 14:23:44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医生往往要求,服用优甲乐6周后,上午去医院抽血复查甲功。为什么要上午去医院,而不是下午去复查呢?原因如下: 首先是,.健康人群血清的TSH值 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定的自然节律。1989年Ian Sturgess等人的研究发现,正常人体TSH变化随昼夜节律变化,其峰值在晚上23:30左右,低值在白天11:30左右。因此建议每日清晨6:30服用优甲乐,在上午8-9点抽血查甲状腺功能,这样获得的TSH值更加真实。同时还可进行其它化验检查,如生化检查、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 另外,优甲乐和人类甲状腺激素成分相同,服用优甲乐后,优甲乐和人体甲状腺激素一样发挥作用。服药后2-4小时 FT4(游离T4))达到峰值,上升幅度为16-30%,即出现服药后FT4升高现象。因此复查当天早晨应和往常一样,正常服用优甲乐,这样测量出来的血清TSH指标更科学,接近日常TSH抑制的水平。 最后是如何判断优甲乐剂量是否合适。甲状腺癌术后,尤其是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血清FT3(游离T3)需要由FT4转化而来,由于转化要时间,因此服优甲乐后短时间内FT3变化不大。所以服用优甲乐之后复查甲功,如出现FT4指标升高,往往不是真的超标。如果出现FT3或者T3升高,则可能是优甲乐超量,需要医生酌情调整优甲乐剂量。因此,我们建议甲状腺癌患者尽量在稳定的服药条件之下复查,包括稳定的时间和稳定的剂量。如果一段时间内服药时间不固定,甚至有漏服现象,建议近段时间不要去查,免得查出来的结果不可靠,造成假象。除稳定的时间和剂量外,每次复查抽血的时间也要尽量稳定,避免发生误差。判断优甲乐剂量是否合适,除甲功的指标外,还要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评估,女性患者是否妊娠等情况酌情决定。 结语:甲状腺癌术后复查甲状腺功能,复查当日禁食,但可以口服优甲乐。复查甲功要做到三稳定,即稳定的服药时间、稳定的剂量和稳定的抽血化验时间。拿到甲功检查报告后,患者是否需要调整优甲乐剂量,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处理,千万不要自己随意调整优甲乐剂量。 北京霍普医院 甲状腺外科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4-09 12:47:50
  •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常见甲状腺疾病,常简称为“结甲肿”。是一种由缺碘、遗传及先天性缺陷引起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情进展缓慢,自然演变过程的后期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腺瘤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当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较小,没有并存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癌)或出现并发症时,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也不需要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需要手术治疗。包括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同时并存其它疾病,如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巨大甲状腺肿出现急诊情况时,如结节破裂出血、压迫气管等,则可能要行急诊手术。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可能出现结节复发,个别出现皮下种植复发,甚至发生远处(如肺)转移。 以下分析手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几种情况。 1.甲状腺残余结节复发:这种情况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是良性疾病,手术时会保留部分相对正常甲状腺,尤其是在甲状腺背侧甲状腺。保留部分甲状腺,对患者来说,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手术比较安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但残留的甲状腺,哪怕是很薄的一小片甲状腺组织,在多年后,也会发生结节,这种结节绝大部分和初次手术切除的结节类似,还是结节性甲状腺肿。 术中注射器抽吸甲状腺结节内陈旧血性液体,结节变小,便于手术。 2.结节性甲状腺肿皮下种植复发:当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很大、压迫气管或坠入胸骨后时,切除甲状腺肿块并不那么容易。合并囊性变的结节,可以通过穿刺减压,吸出囊内积液或陈旧积血,使肿块缩小,手术操作变得容易,更加安全。当巨大甲状腺肿术中破裂后,或大量穿刺液进入手术创面,有可能甲状腺组织种植于甲状腺周围,甚至在皮下出现结节。皮下种植结节特点是,结节柔软,界限清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鉴别。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了解病史和查体触摸,基本可以确诊。进一步检查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结节穿刺,明确诊断,穿刺病理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避免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方法是:术中操作轻柔,避免甲状腺肿块破裂。穿刺时避免穿刺液流入手术野。另外,手术将结束时,注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颈部放置引流,避免切口积液。 3.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肺转移。这种情况很罕见,实质上所谓结节性甲状腺肿,隐藏着滤泡型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少见特殊病例。1例患者既往手术时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反复出现肺部转移癌。为了发现肺转移癌的原因,将原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反复切片行病理检查,切片达100多张,最终发现甲状腺滤泡组织合并血管浸润。由此确认,所谓结节性甲状腺肿肺转移,实则是甲状腺滤泡癌肺转移。经过医生的不懈努力,终于真相大白。遇到这种需要进一步切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术后行碘131治疗。 结语: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良性疾病,大部分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仅限于出现并发症或并存其它疾病的患者。需要合理掌握手术指征。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出现甲状腺残余腺体的复发或手术部位的种植。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肺转移罕见,实质上是甲状腺滤泡癌发生了肺转移,这种情况需要临床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合作,多切片、仔细阅片,避免甲状腺滤泡癌的漏诊。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4-08 15:33:49
  • 甲状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0年GLOBOCAN的研究,当年全球新确诊甲状腺癌58.6万例,其中男13.7万例,女44.9万例。全球死于甲状腺癌者4.4万人,其中男1.6万,女2.8万。正是因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甲状腺癌的手术量也相应上升。甲状腺癌手术有一定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喉返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首先介绍一下甲状旁腺。一般情况下,甲状旁腺有4枚,左右各有2枚,位于甲状腺背侧。甲状旁腺在数量上和位置上变异较大。甲状旁腺分为A型和B型,A型又分为A-1、A-2和A-3型,A-1型贴附于甲状腺表面、A-2镶嵌于甲状腺包膜内,A-3型则位于甲状腺实质内。这三种类型都和甲状腺密切相关。B型甲状旁腺分为B-1、B-2和B-3,其中B-1型离甲状腺腺体有一定距离,但正是这样,在甲状腺癌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时,可能切除甲状旁腺,或造成旁腺血供障碍。 据英国的研究,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后暂时性甲旁减为23.6%,永久性为6.5%。甲状旁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体内钙磷平衡,如甲状旁腺功能损伤,会使钙磷失调,导致低血钙性抽搐,严重者会导致生命危险。由于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如何避免甲状旁腺损伤仍然是甲状腺外科的重要课题和难题。甲状腺手术中如何识别甲状旁腺?有以下几种方法:肉眼识别、沉浮法、纳米炭、洗脱液PTH快速鉴定以及近红外自体荧光显影等。其中近红外自体荧光显影是近些年发展的新技术。 2006年Kaustuv首次报导,经近红外光照射后,旁腺有800-900nm的荧光出现。2021年Parasite等公布了甲状旁腺的荧光光谱图像,发现甲状旁腺的荧光值要明显大于甲状腺、脂肪、肌肉、气管等组织,因此能够辨认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红外荧光显影技术有六大特点:1.抗光干扰,手术中不用关闭无影灯,可在直射下识别旁腺。2.穿透性强,无需裸化旁腺薄膜。3.灵敏,可根据旁腺数值判断是否旁腺。4.无创,不用穿刺注射,无代谢,无毒副作用,不损伤旁腺。5.精准,准确率可达96.1%。6.快速,0.25秒完成一个探测周期,显现探测数值。 本文作者在10余年前,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纳米炭淋巴显影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淋巴结阳性率达到了44.44%。于2023年7月,又开展了近红外荧光显影技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语:近些年来,由于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甲状腺癌手术量在逐年增多。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及其重要的问题,而如何预防甲状旁腺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甲状腺外科的重中之重。甲状旁腺的识别有多种方法,除常用的肉眼识别、纳米炭淋巴显影外,红外荧光显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新技术。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4-03 21:18:36
  •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甲状腺肿瘤的分类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新增交界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uncertainmalignantpotential,UMP)甲状腺肿瘤就是其中之一。包括: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tumourofuncertainmalignantpotential,FT-UMP)、恶性潜能未定高分化肿瘤(welldifferentiatedtumourofuncertainmalignantpotential,WDT-UMP)。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T-UMP)病理特征为:(1)有包膜;(2)分化良好的滤泡细胞;(3)可疑血管、包膜侵犯;(4)由普通滤泡细胞或嗜酸性细胞组成,无乳头状癌核型改变,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恶性潜能未定高分化肿瘤(WDT-UMP)病理特征为:(1)有包膜;(2)分化良好的滤泡细胞;(3)可疑血管、包膜侵犯;(4)可疑PTC样的核特点。由于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术中肉眼检查无法判断有包膜的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在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鉴别诊断要点首先是需要连续深切或将包膜全部取材。(1)无包膜浸润即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有明确包膜、脉管浸润即为滤泡癌,(3)有可疑包膜、脉管浸润且无乳头状癌核特征的为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T-UMP),(4)有可疑包膜、脉管浸润且有疑似乳头状癌核特征的为恶性潜能未定高分化肿瘤(WDT-UMP)。由于甲状腺恶性潜能肿瘤的诊断,首先是要有对这类肿瘤的警惕性。当遇到一个甲状腺肿块,影像学类似甲状腺良性肿瘤,如常见的甲状腺腺瘤或腺瘤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要想到这类肿瘤的可能性。除大体标本判断外,冰冻切片对恶性潜能未定肿瘤诊断有一定价值,但部分病人并不能确诊。甚至术后常规病理也不能诊断,而需要结合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对恶性潜能未定的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不能完全按照良性肿瘤处理,也不能完全按甲状腺癌来处理。而且术后要注意随访、复查。本文作者近1年内连续手术治疗2例恶性潜能未定肿瘤,手术顺利。术后复查随访无肿瘤复发,效果良好。 图1: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可疑侵犯包膜(箭头所指) [参考文献]略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24-03-19 15:02:46
  • 自2024年4月份起,恢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工作,敬请关注。
    杨友 副主任医师 2024-03-19 11:42:1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