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2条结果

  •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该病多见于森林地带,流行于春、夏季节,病人常为森林作业人员。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松鼠、野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叮咬传播给人。森林脑炎的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也有长达1个月者。普通型患者急起发病,1~2日内达高峰,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颈和肢体瘫痪和脑膜刺激症。轻型患者起病多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经3~4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等,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数小时内进入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发热一般在38℃以上
    顿腾飞 健康号 2018-03-11 12:06:57
  • 这么严重。”周通发烧后,姑姑领他去家附近的诊所打针。起初打了吊瓶,烧很快就退下去了,可药劲儿一过,这烧就跟着往上蹿。家人带着周通去了当地医院。医生一看孩子的情况,说孩子得的应该是脑炎,必须尽快转院。从桦甸到吉林市,周通跟着姑姑还能坐车。可到了吉林市中心医院,他就不行了。“到了吉林市,孩子就迷糊,是我们用担架抬进去的。”抢救了1天,吉林市的医生也说,让孩子转院。一辆救护车,配备了两名医生,带着呼吸机,飞速向长春开。“当时吉林市的医院说,这孩子很危险,要不转院,发生危险就太可惜了!”到了医院,直接就进了ICU。在ICU住了5天,周通一直都处于昏迷中。经过医生的诊断,周通患的是森林脑炎,且病情危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0-04-29 13:45:36
  • 近年,我省发现了多例蜱虫病感染的患者,很多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发现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少,因此,有必要普及一下蜱虫的相关知识。蜱有850种,世界性分布,分为软蜱、硬蜱二类。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中。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崔兴蜱在吸血时,会分泌神经毒,有时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遗症。虽然现在仍无好的方法治疗,被蜱叮咬后也一定要及时求医。蜱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
    崔兴 主任医师 2018-11-27 17:22:16
  • 蜱虫是一种类似跳蚤类的毒虫,跟蚊子一样吸血,但是不同的是它传染病菌致死的几率要比蚊子可大多了。蜱虫叮咬可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立克次体病、鼠疫、布氏杆菌病等。其中森林脑炎等发病凶险,病死率较高。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国内流行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河北、辽宁等多个省份。发病季节绝大多数在5-11月,5-7月为主要高峰期,9月份为次高峰期,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原因是蜱虫在这个季节范围
    厚晓昀 副主任医师 2018-10-25 23:28:24
  • 一脑感染性因素:以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较为多见,如流行性脑炎(乙型)、森林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慢病毒感染以及人朊蛋白病引起的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病(CJD)。在这类疾病中,帕金森综合症既可以是急性期诸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急性病程的晚期或后遗症的表现,以青年人多见。二脑血管因素:由脑血管病变造成的梗死、出血,使黑质纹状体系统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乃至破坏,也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动脉硬化等病理基础。以中老年人多见。三中毒因素:包括化学物质中毒、有害气体中毒和药物中毒。常见的化学物质有锰、汞、氰化物,合成麻醉剂(MPPP)时的副产物
    健康小管家 2021-11-25 09:55:45
  • 发病原因多样化,以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如流行性脑炎(乙型)、森林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慢病毒感染以及人朊蛋白病引起的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病(CJD)。在这类疾病中,帕金森综合征既可以是急性期诸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急性病程的晚期或后遗症的表现,其中以青年人多见。
    健康小知识 2021-09-03 09:48:18
  • 第一个是遗传因素,家族式帕金森病患者的出现说明遗传也是该病发病的因素之一,有家族史的病人患病的几率明显比普通人高。第二个是年龄,患帕金森病的患者脑内多巴胺减少程度远远高于正常衰老水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脑内多巴胺数目不断减少,调节水平也在下降。第三是疾病因素,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因另外一种疾病而引起的,因此疾病本身也可以成为引发的原因。第四个是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是帕金森病的一种诱发因素。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腔梗,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从而诱发了该病的出现。第五个脑感染性因素,帕金森发病原因多样化,以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如流行性脑炎(乙型)、森林脑炎
    健康小管家 2021-08-26 09:56:23
  • 蜱虫是一种类似跳蚤类的毒虫,跟蚊子一样吸血,但是不同的是它传染病菌致死的几率要比蚊子可大多了。蜱虫叮咬可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立克次体病、鼠疫、布氏杆菌病等。其中森林脑炎等发病凶险,病死率较高。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国内流行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河北、辽宁等多个省份。发病季节绝大多数在5-11月,5-7月为主要高峰期,9月份为次高峰期,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原因是蜱虫在这个季节范围
    厚晓昀 副主任医师 2018-10-25 23:31:37
  • 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叮咬症状: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主要危害:蜱虫是家畜体表
    吴蓓玲 主任医师 2018-07-25 12:27:32
  • ,我们再来看看帕金森是怎么造成的: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倾向,约l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中往往可以找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亲属也患有帕金森病。有人研究也发现,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的遗传倾向更大,14%的年轻型帕金森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2.脑感染性因素以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较为多见,如流行性脑炎(乙型)、森林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慢病毒感染以及人朊蛋白病引起的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病(CJD)。在这类疾病中,帕金森综合症既可以是急性期诸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急性病程的晚期或后遗症的表现,以青年人多见。3.年龄老化帕金森的发病率和
    健康小知识 2021-09-04 10:12:25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