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664条结果

  • 第12届国际妇科肿瘤学会(IGCS)大会提出手术处理 应根据子宫内膜癌宫体癌)患者的风险因素决定手术方式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强     病灶直径≤2 cm,肌层浸润深度≤50%的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属于低危患者,无须进行淋巴结切除。     在另一项纳入422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发现51%盆腔淋巴结和主动脉旁淋巴结均阳性,33%仅盆腔淋巴结阳性,16%仅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即67%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在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77%肠系膜上动脉上方存在阳性淋巴结,60%肠系膜上动脉下方没有阳性淋巴结。淋巴结转移
    张强 主任医师 2018-11-27 16:20:52
  • 一.分 期癌症的治疗和预后和癌症在哪一期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基于癌症的侵犯范围。子宫内膜癌分为四期(I, II, III, IV),I期为早期癌,IV期为晚期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徐刚I期: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IA: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IB: 肿瘤侵及子宫肌层的内1/2;IC: 肿瘤侵及子宫肌层的外1/2。II期: 肿瘤侵及子宫颈但仍局限于子宫。IIA: 肿瘤侵及宫颈内膜;IIB: 肿瘤侵及宫颈基质。III期: 肿瘤扩散到子宫以外。IIIA: 肿瘤侵及子宫浆膜或附件,或腹腔内有癌细胞;IIIB: 肿瘤侵及阴道;IIIC: 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转移。IV期:肿瘤侵及膀胱,肠
    徐刚 副主任医师 2018-11-09 11:05:28
  •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老年妇女,主要是绝经后妇女或围绝经妇女。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已接近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的50%。我国每年约近20万新发病例,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3%,仅次于宫颈癌、卵巢癌。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未孕或不孕、晚绝经、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激素补充治疗、三苯氧胺使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等,其中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的三大因素。子宫内膜癌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
    毕丽娟 主任医师 2021-09-03 13:52:12
  • 最近门诊有较多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且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故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些关于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知识。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种发病类型:1.雌激素依赖型,顾名思义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多见于年轻肥胖女性。2.另一种少见类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患多囊卵巢综合征2.患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3.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4.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西芬5.有内膜癌家族史6.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
    何拉曼 副主任医师 2024-06-03 13:47:56
  • 最近门诊有较多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且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故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些关于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知识。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种发病类型:1.雌激素依赖型,顾名思义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多见于年轻肥胖女性。2.另一种少见类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患多囊卵巢综合征2.患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3.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4.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西芬5.有内膜癌家族史6.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
    何拉曼 副主任医师 2024-06-03 13:46:57
  • 概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邱立新1. 子宫内膜癌也称子宫体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在我国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 20%~30%,仅次于宫颈癌。2. 子宫内膜癌发病原因不明,其发病高危因素包括:(1)长期的雌激素刺激;(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综合征);(3)初潮早、绝经迟、不孕不育及月经失调等;(4)遗传因素;(5)长期服用他莫昔芬。3.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最常见(60%~65%),又称 I 型子宫内膜癌。4. 子宫内膜癌症状:(1)阴道出血:a. 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症状);b. 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或月经不调;c. 一般为无接触性出血;(2)阴道
    邱立新 2018-07-29 12:51:53
  • 所有癌症的治疗都要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五年生存率很高,通常为80%-90%,但是Ⅳ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所以这个问题仍然归结到早诊、早治的情况上。确实有一些晚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免疫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情况。但是总体上,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并不理想。子宫内膜癌临床症状比较隐秘,很多女性早期出现阴道不规律出血时,不愿意就医,因而导致疾病拖到晚期,出现局部盆腔侵犯。而子宫内膜癌Ⅱ期之后的患者,没有办法继续进行手术,但手术又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治愈的最大希望。晚期之后只能采取放疗和化疗的手段,尤其对于Ⅳ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很难谈及治愈,主要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2022-09-30 15:42:22
  • 子宫内膜癌,很多女性朋友应该都略有耳闻,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的性生活等有很大的关系,一旦患上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出现出血、疼痛、白带异常等多种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一经诊断必须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癌怎么治疗?这3种方法最常用:1、手术治疗一期的子宫内膜癌症可以通过做双侧附件以及全部子宫得切除手术,二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使用子宫节除手术以及盆腔淋巴结的清除手术。2、手术以及放射性综合治疗对于一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腹水中会出现癌细胞或者长期受到细胞的侵润,淋巴结会出现转移,在手术后可以使用体外照射的方法。二期的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前可以使用外照射或者宫腔内照射的方法,放疗结束后1到2个
    王彬 主治医师 2018-08-15 16:42:17
  • 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孕激素在子宫内膜组织发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而缺乏了孕激素的对抗,才使得子宫内膜发生病变,起初是子宫内膜增生,而后逐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缺乏孕激素作用的持续雌激素作用呢?哪些妇女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子宫内膜癌呢?下面对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叙述。  肥胖:绝经前肥胖主要与代谢失调和无排卵有关,因为患者没有排卵,也就缺乏了孕激素的分泌,这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缺乏孕激素拮抗的单一雌激素作用下,进而发生癌变。对于绝经后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组织内经过酶(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
    俞翠英 健康号 2018-04-30 16:46:43
  • 子宫内膜癌属于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近几年来,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对女性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子宫内膜癌,即处于子宫内膜上皮层上的肿瘤疾病,其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有20%-30%的比例,也是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病症之一。子宫内膜癌多以绝经期女性患者为主,发病年龄段在50-60岁,但是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持续升高,其发病年龄开始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非经期出血一定是子宫内膜癌么?90%患者就诊原因均由于阴道出现异常流血症状,但是流血量较少。尤其是已经绝经的女性患者容易出现异常性阴道流血症状,且绝经期
    赵宇清 副主任医师 2019-05-12 16:38:4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