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79条结果

  • “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泛指所有源自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将其中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为Neuroendocrinetumor(NET,神经内分泌瘤),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为Neuroendocrinecarcinoma(NEC,神经内分泌癌)。病因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散发,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小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涉及一些基因的缺失与突变,例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tipleendocrineneoplasia,MEN)、林道综合征(vonHippel-lindausyndrome,VHLsyndrome)。临床表现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和有无出现激素引起的
    王军贤 主任医师 2018-07-06 15:08:33
  • 抑癌基因的遗传性缺失引起的,比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I 型(MEN1)、希佩尔林道 (VHL)综合征、I 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结节性硬化(TSC)等。其中 MEN1 型最常见,约占 30-80%,VHL 综合征约占 20%,NF-1 型约占 10%,而 TSC 型约占 1%。其余90%的 是散发性的,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没有研究清楚。根据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激素分泌情况及是否有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两类。其中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是指肿瘤本身可以引起过量激素的分泌,并且引起一些与该激素相关的临床症状,约占全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 40-55%,主要包括胰岛素瘤
    刘燕南 主任医师 2020-04-20 10:07:42
  • ”,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但好发于胃肠道及胰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约为为1-4/10万人,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1.8%。与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胃癌、肠癌相比,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是少见疾病,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30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提高了约5倍,这除了与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也提示实际发病率在增加。除了发病率有所提高外,对于它的良恶性界定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普遍认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相对缓慢且绝大数为良性,但近来科学研究提示此类肿瘤具有恶性潜能,且常常并发转移,这也就为治疗带来了难度。神经内分泌肿瘤按有无症状可分为
    王志刚 主任医师 2018-11-05 17:42:30
  • (一)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按肿瘤发生的部位进行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1)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2)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6)原发灶不明的神经内分泌癌;7)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1和MEN-2)。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王秋明(二)什么是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活性激素并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两大类。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表现为肿瘤
    王秋明 主治医师 2020-04-23 10:00:17
  • 缺失引起的,比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I 型(MEN1)、希佩尔林道 (VHL)综合征、I 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结节性硬化(TSC)等。其中 MEN1 型最常见,约占 30-80%,VHL 综合征约占 20%,NF-1 型约占 10%,而 TSC 型约占 1%。其余90%的 是散发性的,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没有研究清楚。根据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激素分泌情况及是否有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两类。其中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是指肿瘤本身可以引起过量激素的分泌,并且引起一些与该激素相关的临床症状,约占全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 40-55%,主要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
    刘燕南 主任医师 2020-07-10 16:11:58
  • 能否分泌相应的激素,并引起激素相关的临床症状。例如分泌五羟色胺这种激素的肿瘤可以出现皮肤潮红、哮喘、腹泻等症状;分泌胰岛素的肿瘤可以导致低血糖症状;分泌胃泌素的肿瘤可以引起难治性消化道溃疡和腹泻;分泌胰高血糖素的肿瘤可以引起糖尿病等。由于人体内存在超过40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此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相当复杂多样。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泌激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肿瘤占位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部肿块、黄疸或黑便等。也有相当一部分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在线:神经内分泌肿瘤容易被误诊成什么疾病?陈洁教授:由于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
    李渊 主任医师 2020-05-19 10:10:52
  • 神经内分泌瘤以及分化差的胃神经内分泌癌(或称为IV型)。这4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又各具特点。复杂的分型正常胃粘膜里分布着三大类调节胃酸分泌神经内分泌细胞,包括G细胞、ECL细胞和D细胞。其中G细胞可以分泌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ECL细胞可以分泌组胺,也可以刺激胃酸分泌;D细胞则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胃酸分泌。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其发病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胃酸缺乏,反馈性引起胃窦部位的G细胞分泌过多的胃泌素,血中持续升高的胃泌素可促使分布于胃体或胃底的ECL细胞增生,进而瘤变,从而产生I型
    罗玲 主治医师 2018-08-05 23:30:24
  •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张业繁当您初次听说患有神经内分泌肿瘤时,想必脑中一定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它究竟是种什么病,有什么表现以及它将如何影响您的生活。实际上,这种疾病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可以在身体的各种地方出现,也能够引起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关于这类疾病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肿瘤所在的位置。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出现在胰腺,也可能在胃肠、肝胆或肺部发生。NETs起源于生产激素的细胞,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控制体内的各种行为,比如毛发生长,血糖调节甚至情感情绪。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即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功能类型,也它们通常以生长部位的细胞类型或
    张业繁 副主任医师 2021-02-22 10:06:22
  • 神经内分泌肿瘤,除了分为G1、G2和G3级外,还要根据病理分化程度以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4型,即分化良好的I型、II型和III型胃神经内分泌瘤以及分化差的胃神经内分泌癌(或称为IV型)。这4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又各具特点。 复杂的分型 正常胃粘膜里分布着三大类调节胃酸分泌神经内分泌细胞,包括G细胞、ECL细胞和D细胞。其中G细胞可以分泌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ECL细胞可以分泌组胺,也可以刺激胃酸分泌;D细胞则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胃酸分泌。 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其发病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的
    邹征云 主任医师 2018-08-24 04:28:29
  • 1.概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这类肿瘤的特点是能储存和分泌不同的肽和神经胺。其中,分泌的物质能引发某些特定临床表现者为功能性肿瘤,而分泌的物质虽然在血和尿内水平升高,但并不表现出特定的症状或综合症者则为非功能性的肿瘤。 2. 命名 2000年,WHO根据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将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及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3个基本类型。 3.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根据症状难以判断可能的肿瘤类型。按临床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某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异常分泌,导致患者具有功能性
    杨峰 副主任医师 2016-04-20 21:07:3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