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0条结果

  •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小儿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在美国发病率更高些,我在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学习期间有深刻体会,我国文献报道偏低,原因是人种差异或是我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或检出率偏低。膀胱输尿管反流多表现为泌尿系感染,对于婴幼儿发生泌尿系感染即要考虑此病的可能,需要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确诊。膀胱输尿管反流分级为5级。因为膀胱输尿管反流会引起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及肾疤痕等可能,所以要认真积极对待。对于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的兄弟姐妹或后代要行超声等检查是否同时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能。膀胱输尿管反流需要根据年龄、级别、临床症状等等综合判断并给以相应的治疗。主要治疗包括单纯密切观察、连续
    黄立渠 副主任医师 2020-03-14 09:41:56
  • 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方晓亮  1、膀胱输尿管反流概念上海新华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方晓亮正常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只允许尿液从输尿管进入膀胱,阻止尿液倒流。因某种原因使这种活瓣样功能受损时,尿液倒流入输尿管和肾,这种现象称‍‍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lux,VUR)‍‍‍‍。膀胱输尿管反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是由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活瓣作用不全;后者是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后尿道瓣膜症、神经原性膀胱等。2、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机制①.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正常解剖和抗机制输尿管肌层是由螺旋形肌纤维构成,只有膀胱壁段的肌纤维是纵行
    方晓亮 主治医师 2018-07-21 07:02:41
  • 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方晓亮1、膀胱输尿管反流概念正常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只允许尿液从输尿管进入膀胱,阻止尿液倒流。因某种原因使这种活瓣样功能受损时,尿液倒流入输尿管和肾,这种现象称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lux,VUR)。膀胱输尿管反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是由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活瓣作用不全;后者是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后尿道瓣膜症、神经原性膀胱等。2、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机制①.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正常解剖和抗机制输尿管肌层是由螺旋形肌纤维构成,只有膀胱壁段的肌纤维是纵行,进入膀胱后肌纤维成扇形构成三角区肌肉的浅层,并向前
    方晓亮 主治医师 2017-11-07 11:10:27
  •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和肾盂。小儿泌尿道感染并发者高达30%~50%。泌尿道感染时输尿管膀胱段因炎症、肿胀、变形、而失去正常瓣膜作用。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伞状大肠杆菌易与尿道上皮细胞结合而削弱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使其产生,控制感染后可渐消失,若炎症迁延反复,则持续不易消除。因此,泌尿道感染与膀胱输尿管反流相互影响:泌尿道感染引起或加重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输尿管反流又可以导致或加重泌尿道感染,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小儿泌尿道感染经常复发、迁延不愈,形成反流性肾病,最终导致慢性肾脏病、肾脏萎缩、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杨华彬
    杨华彬 主任医师 2018-08-20 21:02:27
  • 由于临床诊断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症状多不明显或仅有非特异性表现,故确诊需依赖影像学检查(膀胱造影等)。下列情况应考虑存在可能性:      1.反复复发和迁延的泌尿道感染;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杨华彬      2.长期尿频、尿淋漓或遗尿;      3.年龄较小(2岁)和(或)男孩泌尿道感染; span=尿道感染;--      4.中段尿培养持续阳性;      5.泌尿道感染伴尿路畸形;      6.家族一级亲属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反流性肾病患者;      7.胎儿或婴儿期肾盂积水。尿道感染;--
    杨华彬 主任医师 2018-08-20 21:20:28
  • 1.发病率高:在无泌尿系统感染的儿童中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率是0.4-1.8%。在有泌尿系统感染的患儿中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率是30-50%2.首先就诊的科室往往不是儿童泌尿外科。婴幼儿无法表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输尿管反流会因发热、抽搐、哭闹、生长发育迟缓、嗜睡、无力、厌食、恶心呕吐、高血压等等症状就诊于各科室。3.治疗原则: 减少肾瘢痕形成,保护肾脏功能。4.膀胱镜下可见输尿管开口有四种形态(图1)正常情况下输尿管开口为火山口形态;(图2)运动场形开口宽大;(图3)马蹄形,类似马蹄;(图4)高尔夫球洞形。后三类异常开口有较大可能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高尔夫球洞型输尿管开口
    关勇 主任医师 2024-04-01 17:17:30
  • 临床很多反复不明原因的发热在儿科门诊或病房输液治疗,往往只是排除儿科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忽略了泌尿系疾病的鉴别。当反复发热时才想起完善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路感染很严重,总是控制不了,泌尿系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这个时候需警惕早期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UR),需通过膀膀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泌尿外科石通 如图示双侧输尿管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由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活瓣功能先天性不全而致尿液流回输尿管及肾脏,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于儿童。有报道称,VUR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1%~2%,而在儿童的
    石通 副主任医师 2018-10-22 14:58:33
  •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和肾盂。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VUR和肾内(IRR)伴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和纠正可发展到慢性肾衰竭。VUR不仅发生在小儿,而且在反复UTI(尿路感染)基础上持续到成年,导致肾功能损害。大量资料表明RN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1.病因 导致VUR的主要机制是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按发生原因可分以下两类: (1)原发性 最常见,为先天性膀胱输尿管瓣膜机制不全,包括先天性膀胱黏膜下输尿管过短或水平位、输尿管开口异常、膀胱三角肌组织变薄、无力、Waldeyer鞘先天异常等
    吴玉伟 主治医师 2020-04-20 15:01:32
  •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不同分级采用治疗措施,分为内科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矫正。1. Ⅰ、Ⅱ度   治疗感染和长期服药预防。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敏感抗菌素治疗剂量的1/3,睡前顿服。推荐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可用SMZCo,按SMZ 5~10mg/Kg,TMP1~2mg/kg计算,睡前顿服,连服1年以上。另外,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类抗菌素口服。预防感染有效,每3月须做尿培养一次;每年做核素检查或排尿性膀胱造影,观察程度;每两年做静脉造影观察肾瘢痕形成情况。消失后仍须每3~6个月做尿培养1次,因为有时可为间歇性。此外,应鼓励饮水,睡前排尿两次减轻膀胱内压,保持大便通畅和
    杨华彬 主任医师 2018-08-20 21:05:27
  • 一、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分为五度:Ⅰ度 仅达输尿管。 Ⅱ度 至肾盂肾盏,但无扩张。 Ⅲ度 输尿管轻度扩张或(和)弯曲,肾盂轻度扩张和穹窿轻度变钝。 Ⅳ度 输尿管中度扩张,肾盂肾盏中度扩张,但多数肾盏仍维持乳头形态。 Ⅴ度 输尿管严重扩张和迂曲,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多数肾盏乳头形态消失。分度二、手术指征及常用手术方法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①年龄大于1岁,不能自然消失的IV~V度;②较大的输尿管口旁憩室或输尿管开口于膀胱憩室内;③异位输尿管口;④膀胱输尿管反流和梗阻同时并存;⑤异常形态的输尿管口;⑥存在明显药物副作用;⑦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感染或不能防止感染复发;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韩文文 主任医师 2021-01-14 11:07:21
1 2 3 4 5